第172页

姚蜜是有心要帮村里人一把,但也不可能无限度扶贫,一亩地九百,这就是她能给出的极限。

要是再有人贪心不足,那她干脆就去别的村里办示范村好了,有这么个价格在这儿顶着,她相信愿意承接项目的村庄多得是。

姚三爷听得心潮澎湃,说:“修路是怎么个修法啊?钱是谁来出?”

“就是从县城那边一直通到咱们村,村里的道路也都弄成水泥地,这样看起来干净,刮风下雨的走起来也方便,”姚蜜说:“钱老总出,村里边要是有人愿意做这份工,老总就就近找人了。”

“哎呀,这种活找个泥瓦匠不就能干吗,咱们村自己就能找人忙活,”姚三爷激动坏了,点上根烟抽了口,又很快跟按上了:“我这就去跟人商量!这么好的事儿必须得成!”

村里边威望高的就是那么几个人,村支书、村长、会计,几个姚姓的长辈和党员们,姚三爷说的商量也是跟他们谈。

平心而论,姚蜜给的条件真是挺不错了,更别说还有免费修路建厂的大饼在,几个人碰头商量一下,眼睛都跟着亮了,直接就达成了共识。

通过。

这么好的条件再不留住,到时候便宜了别村的人,那不得活活呕死啊!

这是个大村,有两百多户人,每家派一个代表出来,底下也坐着二百多个人呢,更别说还有一家同时来了好几个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