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了,那什么,少宏你再重说一遍!”
“”
黄少宏看着那五个菜一点汤汁也没剩下,盘子就和洗过的一样,不确定的问道:“伯阳兄,你刚才不会是故意让我说,然后趁机将菜都吃了吧?”
老子讪笑道:“怎么会,怎么会,刚才少宏所说似含有天地至理,你重新说上一遍,为兄仔细琢磨琢磨!”
黄少宏无法又将《道德经》全文背了一遍。
老子脸上露出惊奇之色:“真是怪哉,少宏所言与为兄所悟‘德、道’两篇极为相似,可其中意思却大相径庭,有许多谬误之处,似乎是从为兄这两篇篡改变化而成”
“可为兄却从未与人说过此事,也并未著简成卷,这却如何可能也罢,为兄就将‘德、道’两篇说与少宏知晓,让你对照一番!”
老子当即于矮榻上端坐,口中抑扬顿挫,将自己心中所悟,讲诉出来。
随着老子这一讲,外面连绵的春雨竟然渐渐止住,阴云散去,阳光普照,千米高空紫气升腾。
不知从哪里飞来各种鸟类足有数百只,都落在窗外院落之中,出奇的并没有发出任何鸟鸣之声,而是静静的仿佛在聆听着什么。
窗外的异象,黄少宏并没有察觉,因为他被老子说出的《德道二篇》颠覆了多年的认知,被震惊的无以复加。
老子口述的《德道二篇》无疑就是后世的《道德经》了,但其中相驳不同之处,不知凡几,甚至从根本上颠覆了后世道家的思想。
比如黄少宏所知的《道德经》中,阐述天地至理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老子口中的《德道二篇》中,却是‘万物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道。’
按照前者的意思是‘道是高高在上的,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
而老子口中,这一句却是发生了根本变化,首先阐明‘道不是独一无二的,万物皆有道,道生一,一分阴阳,衍化万物,万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化的规律,又衍生出道。’
这一句和之前那一句‘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遥相呼应,都是阐述,‘道’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万事万物的变化而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