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呀,把你那破手机换换吧。平时叫你不看新闻。”另一个同事接过话头说道,“你还不知道那里面装的都是流感感染者?政府要把他们都送到城北海上的隔离区去,过了这里,还要在天星码头装船呢。”
“要我说,这样对我们多好,这样的话感染者就和健康的人类分开了,我们也就不怕被感染了。”另一个同事也说。
“是啊,是啊。”大家纷纷附和。
小李沉默的低下了头,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开始吃自己盘子里的东西。
天星码头。
路途遥远,车上的患者大多都在之前和军人们的争吵中平静下来,睡着了,毕竟他们来拉人的时候,还是早上五点多。大多数人都没有睡醒。军人们大多都冷着脸,一言不发,患者们也没什么力气和他们吵架。
在过码头入口的减速带的时候,车体震动了一下,车上大多数人都醒了,开始迷迷糊糊的讨论自己到了哪里。身旁,是巨大的集装箱堆,还有随处可见的龙门吊,还有用来运送小型货物的随意乱停的叉车。水泥地面整齐的画着用来指示的标记。
“这不是天星码头吗?”一名患者说道。
“哦。”大家都醒悟了过来,他们都听说过这个地方,这里是海滨城和外海的出海码头。和连接大陆的梅门大桥不同,摆在他们面前的不是狭窄的南方海峡,而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
车辆行驶在集装箱之间,大海的画面断断续续,有的人还是看到了海上,有一座微不可见的小岛,在这个距离上来看,它只有拇指一样大。
整个码头死气沉沉,看不到一点人烟,天空又是那么阴暗,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码头的船坞里,停放着一艘巨大的货轮。患者即将坐到那艘货轮里面去,然后被运往那个小岛。
“拿好你们被允许携带的的行李,准备下车!”车前的军人忽然站起来,手持扩音器说道,戴着防毒面具的他,声音被扩音器处理后,显得那么奇怪。
等到这群人来到地面上的时候,大巴开走了,显然很忙。政府紧急动用了上百辆大巴,还是在数量巨大的患者队伍前显得杯水车薪。再说了,他们还要运送更多的士兵,来面对即将到来的风暴。
周围都是荷枪实弹的军人,枪口下垂朝着地面,把他们包围在中间,又一辆大巴开来,下车后的患者们不自觉的都聚在一起,躲避着军人们的目光,像一群怕冷的鸡。
“全部坐下。”等到最后一辆大巴开走后,一名排长从旁边的临时岗亭走了出来,大声的喊道。这时聚集的患者已经很多了。不少人抱怨着坐到了肮脏的地面上。令人惊讶的是,地上早就画好了红色的点,所以他们都坐的很整齐。
排长摸摸口袋,掏出了一个计数器,慢慢的走过席地而坐的人群,口中小声的报着数,手中按着计数器,咔擦声不断。排长做得很仔细,看见了计数器上面的数字,他又算了一遍,这才点点头,走进岗亭开始拨打电话,向上级汇报。
“报告,三号位置应到患者530人,实到530人,请求登船。”排长说道。
“准许!”电话里面,传来了上级领导的回应。
在排长的示意之下,患者们起身,向着岸边的登船口走去。那些士兵像驱赶犯人一样的跟随着他们。他们面前的就是那艘巨大的货轮,货轮是共和国政府紧急向南海石化企业征用的,原本是一艘运送重化工业制品的远洋船舶。高耸的船头离地面的高度达到了足足二十米,长度也达到了三百多米。宛如一座水上城市。
登船口岸旁,水深陡然达到了三十多米,幽绿的波涛有节奏的拍打着岸边,把那些附着在水泥块上面的海洋生物打湿了,然后,它们又在水面上被风吹干。
一块生锈的铁板被搭在岸边和船上面的一个远低于甲板的二级平台上,便于患者们通过,铁板虽然很宽,但是两边并没有加装护栏。一不留神,可能就有坠海的危险。
患者们压制住自己咳嗽的冲动,努力的擦干因为流感而变得通红的眼睛,小心翼翼的走上船。
平台上有两个士兵,他们负责的把人数仔细的点了一遍,确定万无一失后,才顺着铁板撤下平台——他们并没有被命令随船。事实上,没有人愿意和这群患者在一起呆太久时间,即使自己戴着防毒面具。
就这样,工作一直持续到中午,岸边仍然可见有陆陆续续的大巴开过来,不知道是不是上船的人太多,巨大的货轮好像都被压低了几分,由于没有吃午饭,只在车上吃了士兵们配发的由两个馒头和一小瓶矿泉水组成的劣质早餐,不少人开始抱怨,在一名负责分发食物的军官带着一个班的士兵抱着几个装满军用罐头的大箱子来后,人们的怒气才开始平息下来。
甲板上太热,不少人在看够了海上的风景之后都选择进入到了船舱里面。船舱里面很快坐满了人,阴暗的角落中,不断传来咳嗽声,还有一股隐隐的汗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