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若顺着声望向门口站的男人,四十多岁,身形消瘦,眼睛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一双手冷白纤细,保养的极好:“李医生?”
“咱们心内科虽说存在,但和没存在也不差什么,我来这里都一年半了,一个心脏手术都没接到过,平日里一两个月的能接到一个护士找人的电话就是多的了,要不是我还在沪上医大职教,这双手怕是连手术刀都不知道该怎么用了。”
杜若淡淡一笑,没有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而是话头一转:“原来李医生才来沪上医院一年多啊?不知道李医生之前在哪里任职?”
“我是在倭国读的医,毕业后留在那边工作了八年,也是家中不放心我一个人在国外,天天写信发电报催,这才回国的。”李志完全没有隐藏自己倭国留学过的经历,交谈间提起两国之间某些差异也表现地极为客观,优劣都能比较着说出两点。
但杜若心里的弦儿却绷得死紧,因为她注意到苏志在她刻意点出倭国的不好之处时下意识压低眉头,而在杜若说大华的欠缺时却认真的点头。
等人离开了,杜若回头看了一眼韩生。
韩生了然点头,紧跟着抬步离开,等过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回来时,手里还拎着各种口味的小西点,一路分进了杜若的办公室。
进来一边将最后两个递给杜若,一边对杜若轻轻地点了下头。
虽说出了这么一个小插曲,但这日子的确如李志所说的那般,无事清闲至极。
小一个月杜若就进了一回手术室,还是因为那天傍黑天的时候帮派之间发生了一场大规模的机械性争斗,门诊那边忙不开,杜若临危受命接手并成功救回来了四个因为子弹贯穿伤濒死的病人。
也正是因为杜若露出的这一手,彻底在医院站稳了脚跟,每日见面迎上的总算不再是一双双看恃美上位的关系户的那种既嫉妒又上赶着贴上来的眼神。
相较而言,护校那边要忙一些,在开学前,杜若在校长面前进行了一次考核,然后就接到了一份排得过于满的课程表。
满到她完全不能实施自己之前做的那个培养计划,无奈之下只能找校长推了一部分。
就这样,一周下来她也有十二节课。
别瞧这数目不算很多,但在这护校,学生们一日除了早晚各一个小时的自习时间之外,只上午下午各有两节大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