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化的螃蟹,立马背周围大电池板的螃蟹撕成了碎片,并重新生产。
也许是零件老化和金属疲劳,废品的数量开始越来越多,螃蟹的废品率,已经从十分之一提到了二分之一。
因为没有太阳,那些造出来的正常螃蟹,因为没有电,也会被当做尸体,重新回收。
在制造与回炉的循环中,东方的太阳开始渐渐发白。
大部分螃蟹的爪子,也开始出现了磨损。
零件的标准性出现了问题。
变异的概率也变的越来越大,越来越不定向。
一小时后,整座岛屿都堆满了废弃的螃蟹零件,一些大电池板的螃蟹,试着将这些零件重新回炉改造,但是因为自己的老化,造出来的东西,也不过是一些动不了的废品。
太阳也差不多出来了。
一只相对完好的机械螃蟹,拿起了一块金属电路板,放在了已经做好的外壳上,准备加工螃蟹的逻辑程序。
程序很简单,无非是“是”与“否”的真假命题。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只螃蟹的结构,是左右相反的。
按道理说,是左边的钳子负责固定,右边的钳子负责焊接,刻录。
但是,这只螃蟹的焊接钳在左边,也就是刻出来的程序语言,是完全相反的。
这只螃蟹满心欢喜的刻完了程序,小心的在上面放上金属盖板,表示焊接完成。
今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了这只螃蟹的电池板上。
造好它的螃蟹,则静静的在旁边等待着,以确定它是不是废品。
(五分钟后)
“滴滴。”
这只电路刻反的螃蟹,一把抓住制造自己的蟹,将其拆分,肢解,然后回炉重造。
整个过程只花了20分钟。
收到了阳光的补给,螃蟹活动的速度开始变的快了起来。
而那些零件老化的螃蟹,则带着刚刚吸收到的电能,用磨损严重的身体,朝着最近的金属走了几步。
“咔滋滋。”
彻底损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