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乃是鬼谷子门下,学的纵横之道,极善邦交之事,倘若有他去巴蜀,此事方能无虞。”宋初一是从心底里觉得即便真是自己去,也未必能比张仪做的好。
因赢驷与商鞅颇有过节,所以对用别国人才心存顾忌,当初若不是宋初一毫无预兆的把《灭国论》呈在他眼前,他亦不会用她。
考虑到这是非常时期,秦国内忧外患,但又正是图谋外扩的大好时机,赢驷也就放下心中这点结,“此人目下何在?”
“半年以前,臣曾在卫地遇见过他,当时闻他话中意思,颇有入秦之意,君上可令人先在秦国寻人。”宋初一道。
“善。”赢驷颌首。
宋初一肃然道,“此事君上要紧着些,巴蜀之地对于秦国的意义非同一般,相信君上心里比任何人都清楚,倘若寻不到张子,还请君上允臣入巴蜀。于秦来说,哪怕用几个宋怀瑾去换巴蜀之地都值得”
赢驷眉心微微拧起。他方才已经说过,说出去的话是泼出去的水,绝不可能收回,宋初一却再次提出这个要求,虽然明知道不是刻意挑战他的话,但难免令人不悦。
四目相对,两人均能看见彼此眼中的坚持,气氛一下子僵持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武山的声音打破僵局,“君上,景监大人来了。”
赢驷收回目光,淡淡道,“让他进来。”
宋初一亦敛了神色,继续挑奏简。
“见过君上。”一个温雅敦厚的声音传来。
景监是先君身边的内监,颇得先君信任,还曾经作为秦国使节出使他国。现在他虽然已经不再管理事务,但赢驷却如先君一样对他十分信任。而且据说当年,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向先君举荐商鞅,才使秦国没有错失这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