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珏扬臂高抬,冲他深深鞠躬,“谢容德大义!”
隔日临朝,聂珏、萧真、杜修彦一齐上书,奏请女帝变革国子监,霎时满朝哗然。
“万万不可!国子监已有数年,今日一动,那就是动了大齐的官本!”肖正商当先急着道。
聂珏回身看他,“太常大人,每年进士三百人,可都是那国子监中的三百人?大齐的官本从来都不是国子监,是百姓!有能力的学子在民间得不到教育,无能之人却在国子监中胡作非为,若大齐的官本是这样,那大齐往后就是一条死路!变革国子监是必然的!是为了大齐能够拥有更强大,更鲜活的生命力!”
肖正商瞪圆了眼,“聂大人你什么意思!京中子弟多才俊,谁人不知,单你一张口便将他们说成了无能之徒,未免也太过分了罢!”
聂珏轻哼一声,“才俊?本官记得,前不久太常大人的公子才闹出外室的丑事吧,若才俊都像这般,想必陛下都要头疼了。”
“你!你!”肖正商连说了两个你,抬头就见女帝阴冷着双眼直往他面上去,吓得他再说不出后面的话。
“少年公子谁不爱风流,这种事也要拿到朝堂上来讲,聂大人,你怎么不反省一下你自己?”吴柏梓也站出来反问她。
聂珏说,“本官身正不怕影子歪,吴大人从前一直是个温温吞吞的人,今日倒一改常态,如此咄咄逼人,国子监中无能之人,莫非也有你的亲戚?”
“这是什么话,本官就事论事,聂大人也能东拉西扯,这朝堂难道还不准本官说话了吗?”吴柏梓道。
打眼一看,朝臣是要对立着起来反这次改革,杜修彦和萧真两人互视一眼,杜修彦先起了话道,“吴大人,变革国子监并不会就把国子监变没了,不过是改变以往招生的标准,让民间学子也有机会进入国子监中学习,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应该支持。”
“若京中子弟有本事,就不该怕国子监发生改变,规矩是变了,人还是那个人,一切按才学来排,本官觉得很是好,大齐缺的就是有才之人,那国子监收的也该是有才之人,”萧真跟着道。
吴柏梓一看到他们两个人便咽了声,萧家和杜家出了面,叫他还能说什么。
这时殿外传出一阵咳嗽,众人都将目光转到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