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禁区,禁止入内!”
比起前面那不知多少年了的标识牌,很明显,这一块新的标识牌所带来的威慑力大大增加,红色油漆涂抹的大字,每一个单独拆开来看毫无出奇,然而凑合在一起却产生了令人畏惧的无形力量。
仅在这个标识牌后面两公里外,铁丝网、高墙、高压电、岗哨陡然出现在眼前,身穿军大衣,端着刺刀钢枪的哨兵,警惕地望着行驶而来的越野车,周围的哨兵手按在了警报器上面,做好了随时击发警报的准备。
实际上,大门两边足足安装了四个摄像头,哪怕哨兵来不及按下警报器,监控室24小时待命的警卫也会击发警报。
立正,敬礼!
哨兵朝着停下了的越野车敬礼,然后走过去喊道:“请出示证件。”
驾驶位上的司机递过证件,哨兵接过仔细看了看,再把证件插入手上的塑料盒子内,递进去,“请按指纹。”
这次就不再是司机了,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男人,随手拿过盒子,把自己的右手大拇指按了下,只听得“叮”地一声,盒子的显示屏上出现了“通过”字样。
“首长好。”
哨兵再次敬了个礼,向后面的人点头示意,拦路的大门朝两侧缓缓开启,让越野车得以通过。
与一般的军营基本一致,在这座峡谷之内,一栋栋三层四层的楼房和军营伫立在空地上面,笔直的道路四通八达,既有办公用的楼房,也有训练用的场地,一排排的士兵巡逻走过,背着钢枪目不转睛,表情极为严肃。
并没有就此停下,副驾驶位置上的男人示意继续前进,沿着中间这条道路直接抵达基地的尽头。
那是峡谷的尽头,也是一座高山下的山座。
到了这里,需要面对的检查就足足提升了两个等级。
不仅司机需要下车全身搜查一遍,副驾驶位上的男人也没法幸免,被拿着金属探测器在身上搜索了一遍,确认两人没有携带任何的通讯工具之后,便有等待在这里的军用观光车,专门带着两人驶入那座液压金属大门。
没错,每当他来一次这里的时候,都不由为当年那些战士的力量而感叹万分,也震惊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目前外人都以为涪陵816地下核工程,是“世界第一人工洞体”,这座位于重庆的地下核工程在1967年开始建设,至1984年停建时,完成了85的建筑工程。816地下核工程总长21公里,大小洞室有18个,开挖出来的石方量高达151万立方,几乎整座大山都被挖空。
然而,重庆涪陵816地下核工程只是国家公开解密的部分而已,直到2002年以前,它还是绝密工程。
可男人知道,相比眼前他即将踏进的核工程基地,816地下核工程不过只是小巫见大巫罢了。
青海717地下核工程,1965年开始入驻修建,比816核工程还要早两年时间,直到1986年才修建完毕。在这座工程修建期间,纵然是那段特殊的十年,许多地方人心惶惶,这里的修建与维护工作依然没有停止过,中央前后拨款了整整20亿,是816工程的接近三倍。
816工程动用了6万人的部队,由于塌方、劳累、灰尘、意外事故牺牲了上万人,717工程牺牲了多少人,男人不清楚,不过他知道一点,当年修建717工程,动员的人数是恩来总理特批,调动了边疆两只部队,超过十万人来加以修建。
尤其在那个年代拨款20亿,其金额堪称天文数字,不是国家高层极度重视这里,断然不会持续不断,直到现如今还是绝密工程。
现在,除了中央少数几个快踏进棺材,参与了当年任务的退休老干部之外,就算是现如今那执政的核心七位,也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知晓这个717地下核工程基地的。
整整在山腹挖出来的洞道内行驶了接近三十公里,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总算把这趟路给开完,男人舒了口气,郑重地盯着面前这座金属大门。
重量超过五十吨,必须使用液压装置来打开的大门,需要三分钟时间才能全部开启,幸好容纳少数人进入不需全部开启,他们等了一会儿,经由人通报过后,大门提升了一小段,就能容许他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