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页

当初她出手相助,决不曾想到过,有一日这些孩子会以这种姿态立于当世。

司马瑜离开之时,卫王湘王遣来的使臣也离开了。

三方相争,连罗老将军亦道:稍安勿燥!薛寒云更不会轻举妄动了。

司马瑜倒是没说什么,只求了他一个承诺:“大哥将来与我在战场之上相遇,可否手下容情?”

薛寒云与司马瑜又无深仇大恨,他又没有想登上皇帝宝座的心思,二人全无利益冲突,答应也无不可。倒是湘王卫王二使臣私下暗骂他油滑,三方来请,竟然一方都不答应,愤愤然下山而去。

薛寒云却不做如此想。

他手中这数万人性命,全在他一夕之念。若是择个明主还好,要是择个昏君,将来令得这些兵士们去战场上填命,死的稀里糊涂的,那才是他的罪过。

因此无论投靠哪一方,他都需要慎重考虑。

不及他考虑清楚,冬日粮草便已消耗不多。薛寒云与寨中将领商议,最后不得不认识到,如今天大地大,填饱肚子竟然最大。

四月初,薛寒云与罗行之带兵下山,前往最近的城镇“借粮”。那城鎮如今在明氏军手上,他们做劫匪做的好不理直气壮。

那城镇靠近京师,极为富庶,镇守的官员如今也已投靠了明铄,哪怕明铄在此留驻了明氏军,但数量太少,加之此城原来便不是朝廷驻军重镇,官员也全是文官而非武官,城门轻易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