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冉将视线移到黎远身上,发现这小鬼上身绷得很紧,脖间冷汗直冒。
“什么事。”
“我、我想知道玉简上提到的道途是什么意思!”
不同于兰汀面对赵冉的畏缩,黎远尽管紧张,但还是比较积极的,积极到已经做好了因为这个提问触怒对方的觉悟。
“你们想知道这个么。”赵冉淡淡道。
“是的!”
“那就听着吧。”
定入道途,臻于道途,但凡突破元婴境的修士,谁人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这个时候,“拜师”这件事又更显其他的意义。
元婴之前的修士修炼不一定需要师父引导,大多数宗门在前一阶段只是看重功法的修炼,而功法的修炼通常也无需别人口传,只要看玉简,差不多也能心领神会。
但突破元婴之后的那段时间,才是对于一个修士最为关键的时期,你身为一个修士,究竟走什么道,如果这个时候决定不好,将来的道途必遭险阻。
人的天赋、性情、理念,固然影响该人走不同的道途,但基本上,人最关注的还是,那条道途走不走的远的问题。
人固然可以不去拜师,不去向外寻求道途,自己去摸着石头过河,而事实上,最先开辟道途的人也常常就是这么做的。
但可能很慢,风险很大,而且最可怕的是你终其一生都永远寻觅不到,死在元婴的大限之上。
现今流行于世的几大普世之道无不是当年万中无一的大能修士想破脑袋钻研而出的。
所以但凡突破到元婴期的修士们事实上面临的一个抉择就是,是否走别人留下的道途,又或者自己去闯一条道途。
前者必然意味着投靠到某一宗门或拜师于人,而后者就意味着可以自由散修,当然,大多数人都选择前者,理由大同小异,而少数人选择后者,小同大异。
普世的道途不见得比那些隐蔽的道途差,所谓普世仅取一普世的意味,人走这一道途,也能走很远,至少走至大乘境界已然被诸多前辈大能证实可以,因为现世就有好几位的大乘者走的就是那些道途。
赵冉对这些的事情所知不多,只是把他知道的说了一遍,至于是不是这两小鬼想知道的,那倒另说。
“所以说,还是一个适不适合的问题?”听得一愣一愣的林小温疑惑地问向赵冉。
兰汀听到这里上身略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起拳。
黎远注意到了兰汀的微动,眼神闪过一丝复杂,他们真正的修炼,现在才开始吗。
“没什么适不适合。”赵冉回答了林小温的问题。
“是这样吗。”林小温一知半解地点了点头。
赵冉见林小温一脸迷惑,难得解释道:“比如,你一个水灵难不成会像火灵一样修炼么。”
“这当然不会啊!打死我都不会!”
“对,就是这个意思。”
“原来如此!”
水灵小人兴奋地拍了拍掌,看向赵冉的眼神充满崇拜,“老大!你好厉害啊!”
有什么厉害不厉害,赵冉不耐道:“啧,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