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驾驶飞船的人是星球上万里挑一培养的高等人才。
但是第二代,没有这万里挑一的过程,人才数量就不够了。
第三代,第四代,以此类推,优秀的人才越来越少。
优等人才都是竞争出来的,也就是一百个,一千个,一万芸芸大众中,能眼光更远一步,决心要比身边更强一点的人,方能是人才。
这就是星辰文明中,明明一个个天体级智慧都能独自追星拿月,但是依旧保持联合。智慧是必须交流的。
……
全宇宙,大部分物质是集中在星球上的,在星球上大量资源是冗余的。一个个功能区域有不必要性。
例如一个工业城市如果发生变乱,人类群体可以在星球上快速建造另一个工业区,来替代这个工业区的位置。当功能区随时有其他功能区取代,这代表默许很多人在本职工作,去了解其他的东西,甚至可以允许堂而皇之介入其他领域,例如卖通讯设备的修手机,卖电动汽车,可以造火箭——人是可以被解放。
但是在宇宙飞船上,由于各个操作区域的固定化。核心模块无法再造,为了提高效率,必须维持等级制度,降低额外消耗。然而制定了太多的条例和管束,也就压死了创新。
……
人类这种智慧生物,向上发展资源消耗是越来越大的。不能用蓝藻晒太阳来增加体积,来和人类孕育过程相较,更不能用早期的工业时期人才应试教育培养资源,来和超文明的智慧培养资源来作比较。
以钟声文明为例,宙游在风之星上的初始教育,也就是不超过一万人,直接用了整个风之星的设施。至于磁云星上,那都是分体了,这样的人类群体以一户为单位,一共是一百三十万户。
而整个时区,太阳上,则是六千个行星级天体级智慧,把持太阳设施。喏——太阳都变成人类的锅炉了。抠门是养不了人才的。
……
故,超级太空飞船超远程航行,即使一切建造技术解决了。
但是,人这个大量消耗资源才能成长维持的复杂存在,塞到飞船这小结构内,这本来就是有问题的。
白鈦星球,就是这样一个社会飞船化的流浪星球,——走向了绝对的帝国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