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还早,大伯娘和三婶娘在厨房里忙活,把下晌年夜饭要用的食材准备好,该洗的洗,该切的切。
多亏家里有放置柴火的杂物房,不然柴火稻草被雨水淋湿,引不燃,年夜饭就要冷锅冷灶了。
这边,孩子都在一起,地上铺着防潮的地毯,莫轻霜脱下鞋子,带着几个小包子在上面走路。
“下雨也不错,咱们能好好聊聊。”
年后慕白一家回到阜阳县,叨扰太久,他也不好意思。
往常各忙各的,同一屋檐下,能相聚说上几句话的机会少之又少。
莫颜整日围绕两个小的转,宝贝和宝宝太小,离不开人,她又怕下人们伺候得不精心。
“年轻人啊,就该多走走,多看看。”
爷爷首先打开话匣子,他年轻那会去的最远的就是颍川县城。
家里就几亩薄田,为供儿子莫中臣读书,他想尽各种办法。
农闲时分,颍川县城的工钱比镇上高,他常常要走上几个时辰去镇上做工,夜晚披星戴月地走在乡间的土路上。
“您就没遇见过怪事?”
洛荷好奇地接一句。
在大吴,过子时以后,除非有十万火急的事,否则百姓们不出门,应了那句话,夜路走多了容易遇见鬼。
“能有什么怪事?”
乡下人赶夜路不算事,镇上有集,村里人通常都是后半夜起身,背着箩筐赶路。
天不亮到镇上,为了能在集市上占到个好位置。
“怪事也不是没有。”
大伯莫中先想了想,道,“有一年,我到镇上接二弟,那天晚上,一片白色的瘴气,我们抄近路,在隔壁村穿行,短短的不到半个时辰的路,走到天亮才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