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更让他们慌的是,在面试开始的前一天,他们都没有收到任何与面试内容相关的消息,只能按照正常的面试来准备。

这些面试者哪里能想到,谢书尧给他们来了一个骚操作!

他们被安排在了医药高等研究院的一间多媒体大会议室里,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台电脑,电脑只连接有医药高等研究院的内部网络,每台电脑中都安装有医药高等研究院给他们分配的临时科研系统,拿着自己的身份证号登录进去之后,就会发现里面除了基本的功能介绍之后,其余一片空白。

哦,对了,还有一个PPT功能。

直到面试开始前半小时,被安排在第一个面试的那位中科院博士的科研系统里才有了动静——内部邮件系统突然弹进一条邮件来,邮件中写了一个课题题目,要求面试者在半小时内拿出一个大致的研究思路,并将研究思路呈现在PPT中。

中科院的博士当场就懵了。

半个小时,拿出一个研究思路?这确定不是在开玩笑吗?

他深呼吸了好几次,心中默念着‘年薪六十万’,最后强压下丢开鼠标放弃面试的打算,认认真真地开始解读谢书尧给出的题目。

这个题目可不是瞎给的,而是谢书尧在看了他的简历之后,结合他之前开展过的研究以及医药高等研究院将来可能要做的研究而拟出来的题目。

这个题目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却又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想出来,最考验一个研究人员的学术积淀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

其它面试的人还盯着科研系统发呆呢,突然听到有人的键盘声响了,连忙过来打听,结果一打听,心里就凉了半截。

医药高等研究院组织的这面试未免有些太过硬核了。

有了第一个人做开头,其他人纷纷开始为自己的面试做准备,有人努力回顾自己了解过的实验方法,有人开始猜测谢书尧会给他一个什么样的题目,还有人干脆拿着手机刷起了论文来。

半小时后,第一个人被秦海唤去了面试的小玻璃屋,他用过的那台电脑自动关机。

面试时间只有五分钟,谢书尧和包萌、杜岳以及徐康院士坐在评委席上,因为时间紧凑的缘故,谢书尧一句废话都没说,“你的信息我们都已经了解到了,不用自我介绍,直接开始讲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以及如果让你做这个课题,你打算怎么做吧。”

那个中科院的博士深吸一口气,打开自己的PPT,开始尽自己的全力去讲。

第一分钟的时候,他还有些紧张,到了第二分钟,他就进入状态了,后面三分钟的汇报,他口齿清楚,逻辑清晰,到了第四分半的时候,谢书尧桌上的秒表突然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