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博士被谢书尧的速度给惊呆了,他们正想说问问霍荣恩教授的意见,就见谢书尧已经把她写过的那些纸、看过的那些文献全都收了起来,装进电脑包里提走了。
霍荣恩教授卡着三个小时的时间过来找谢书尧,却从他的学生口中得知,谢书尧在一刻钟前就已经搞定了所有的研究,这会儿估计已经开车去高铁站了,霍荣恩教授瞠目结舌了好一会儿,先是说了一句‘早就听说计算药学厉害了,没想到竟然这么厉害’,然后,他又补充了一句‘不管怎样,只要特效药能出来,这个项目就算顺利结题了!”
九黎山那一带的老百姓尚且处在水深火热之中,都眼巴巴地等着他们课题组做出成果来,如果他们课题组一直拿不出成果,怕是不仅他会晚节不保,协和医学院的名声也会受到连累。
霍荣恩教授想了想,吩咐那个博士,道:“你去咱们课题组的官方微博上说一声,特效药的研制工作已经全权交给了谢书尧教授的课题组,并且谢书尧教授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预估一周之内,特效药就能出现,请大家坚定与疾病战斗的信心。”
那个博士秒懂霍荣恩教授的用心。
将‘致病机理’和‘特效药’这两部分拆开,到时候如果这个项目顺利完成,那肯定是双方的功劳,如果特效药未能顺利研制,那也怪罪不到他们课题组头上来。
谢书尧研制出特效药来,协和医学院肯定跟着沾光,没有协和医学院做的那些先导性研究,能有谢书尧的研究成果?
可谢书尧要是没有研制出特效药来,那只能说明谢书尧的本事能耐还不够,不能说他们的研究出现了问题,哪怕非要从他们身上找原因,也只能说是他们的研究还不到位。
摸着良心说,霍荣恩教授还是盼着谢书尧能做出成果来的。
只不过盼着归盼着,可能性实在有点低。
霍荣恩教授吩咐手下的博士去做病原体感染,另外一边,谢书尧也给金陵药科大学那边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打了电话过去,让那边出几个人过来协助。
秦海:“谢导,我已经在京城了。”
谢书尧:“哦?那行,你在京城哪儿,我现在开车过去接你,我们一起去金陵。”
秦海有点心虚地说,“高铁还有十五分钟到京城北站……”
“哦,那你就别出站了,直接买去金陵的高铁票吧,我先回家拿点东西,再过半小时差不多就到京城北站了,到时候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