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和你说吧,小谢已经同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系那边的皮埃斯教授已经联系过了,博士阶段去哈佛大学生物医学系读。至于之后回不回国发展……这个我不确定。”
人事部的领导有点傻眼,“哈佛大学生物医学部的皮埃斯教授,这名字听着有点耳熟……难道就是一六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得主?”
孙主任无奈地摊手,“没错,就是他,我和他的关系还不错,在他获得诺贝尔之前,就有邀请他来医学部这边做过几次讲座。”
“老皮很欣赏小谢在医学领域展现出来的天赋,已经答应小谢了,小谢到了哈佛之后,只需要做出一个系统的成果出来,就能申请毕业,他绝对不会卡。”
“小谢连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都已经确定了,是人体微生物系统与癌症发病机理,可能还会涉及到癌症的后续治疗等等,我不大清楚她会做到哪个程度,但以她出成果的速度,毕业肯定不是问题,有老皮的人脉在,她在医学界的前途不可限量。”
人事部的领导这会儿急了,“你的意思是,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我们留不住?”
“这谁能说得准,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些。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就凭咱现在拿出来的诚意,别说是小谢,我都得仔细掂量掂量。”
国内医学界有诸多山头,京大学派、协和学派、东北学派、西北学派等,各有长处,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顶梁柱撑着,一旦顶梁柱想要换个环境跳个槽,那极有可能就是一个学派的覆灭。
京大医学部确实不错,能算是坐稳了国内头把交椅,可像谢书尧这样**文就如同喝水吃饭般简单的人,就算去了四大学派中实力最弱的西北学派,估计也能将这个学派给扶起来。
这就是人才的力量。
若是一个科研机构留不住人才,那这个科研机构就算曾经再辉煌,曾经有再多的荣光,那也将日落西山。
京大要主办‘计算药学’学术会议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国内国外,如果这个会议仅仅是京大举办的,那可能最终就会演变成只有少数外国友人参加的国内学术研讨会。
可这个会议的主办方是《science》编辑部,京大仅仅是承办,《science》编辑部的主编还给国际知名的学者都发了邀请函过去,邀请这些专家共同检验‘计算药学’——这门新生的学科。
那些专家学者怎么可能不来?除非他们不打算给《science》投稿了。
京大紧急创建了报名网站,并将字斟句酌写好的邀请函给国内医药学界的同行发了过去,在谢书尧的个人介绍那一栏,还不忘将谢书尧发表的论文详细罗列了出来。
京大的本意只是嘚瑟显摆一番,结果就给自个儿招来了饿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