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因母亲善良,她们得了母亲多年的感化才会帮我们。”禾玄辩驳道,他没想到禾晏会这样难缠,求救的看向母亲。
隗氏啜泣起来,一边用帕子擦眼泪,一边跟黄岐、太子等哭求:“民妇早已人老珠黄,身外事早已看得开了。民妇不求其他,唯独舍不下我唯一的儿子,他年纪尚轻,十分聪慧懂事,却因我这个为娘的没钱供他读书,耽误了前程。我别无它图,只求大人能给玄儿正名,允他一个未来。”
☆、第131章
“正名?隗氏,你野心不小。”太子讽刺完,嘿嘿笑起来,“你所谓的正名,恐怕都是要将如今的永安王的爵位夺去吧。”
隗氏闻言惊得全身乱颤,抖着身子磕头,对太子爷道:“民妇万万不敢,民妇绝无争夺爵位之意。民妇只想让玄儿可以认祖归宗,以后我们母子出了门,可以堂堂正正的跟外人说,他是老王爷的长子!”
太子笑意更深,看眼禾晏,伸伸手,示意他继续。反正,他是没招对付这个女人。
孝王摆出一副颇为怜悯之状,惆怅的感慨道,“此等深明大义的妇人,世间少见。本王真有些不明白,当初老太君怎舍得将这对妻儿抛至府外。”
“因为名不正,言不顺。”禾晏冷笑一声,睃一眼孝王。
孝王当即觉得受了挑衅,高傲的扬起下巴,眯眼看他。
“大人啊,永安王说到民妇心坎里了。就为了这句“名不正言不顺”,民妇就是告到死,也要把我儿的名声正回来。万万不能因为民妇的无能,而毁了他的前途,呜呜呜……”隗氏哭得感天动地,声嘶力竭。
禾晏闭眼,放缓呼吸,似乎在极力容忍自己去忍让身边那个哭闹的妇人。
黄岐见状,忙呼肃静,劝隗氏不要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