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有些事情,别人或许不知底细,却瞒不过与关家交往密切的李老他们五位。用李老的一句感叹语就是都瞎了眼,包括他自己。
要是世上有后悔药,他就是赖也要死赖着,跟齐老头那个不要脸的老货一样早早就送小孙子来关家。
他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天赋有多出众,他家几个孙子天资也相当出众,但真正的聪明人难找。
可见李老就非常看好关有寿。最近他已经在寻思挑一个他年龄与关有寿比较相近的孙子落户到附近生产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活到他这把年纪,岂能真没留点底子。他就是再落魄,这点能量还是有的。
只不过不到危及自己儿孙性命的这一天,李老不想动弹,也得权衡利弊。可他真看好关有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
是的。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就是说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这是他李家一代代传下来的祖训。
在关有寿教育孩子的一言一行中,李老好似又看到了他早逝的曾祖父。他曾祖父也是如此,一手拿着戒尺,一手拿着颗枣。
又一次被莫名镀了一层金的关有寿可不知道老爷子的想法,否则肯定吓得他连连摇头,断然否认。
自己知道自己的根底,关有寿从不觉得自己有比别人赢的地方。当然,输于别人的,他肯定也没有的。
只不过是习惯了凡事都喜欢设身处地去想一想,然后守住底线再去干。多简单啊,哪来这么多道道。
夜深人静的,不止关平安他们仨人跟着他们几位上课,就是王老也对关有寿进行一对一教导。
叶秀荷呢,依然在家啃着她的《三国演义》,顺带看门,而黑子与二黑两口子呢,它们依然坚守它们的岗位。
就是这一晚,终于让李老下了决心。原本以他的推测,在这儿最多待个五年,局势很快就会有转机。
可今晚收到老伴转交而来的家书,李老的坚持再次动摇。按理大孙子过来最理想,可毕竟已经成家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