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最后,他用歪歪扭扭的字迹,把东方红写在了末尾。

然后,主~席就回了信。

真的,就回了信。

因为地址写的不详细,只寄到了省里,省里调查了很久才知道是丰枣村村办小学扫盲班的人给主~席写了信。

主~席认真回了信,末尾还用自己的诗鼓励这个老农,让他继续学习,争取和孙子一同毕业,成为一个文化的人。

苏乐乐彻底出名了,在省里,说起苏乐乐大家都举起大拇哥。

“哦,是个给主~席写信的老农的老师啊,我知道,是个了不起的姑娘呢!”

很多有识青年纷纷给苏乐乐写信,女孩说要保持联络一起进步,男孩则大胆地请求建立革命友谊甚至是革命伴侣关系,苏乐乐一一回信。只说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可以,但革命伴侣她已经有人了。

有些人不免失望,可还有很多人维持了和苏乐乐笔友的关系,时常信件来往,讨论日常工作和生活,甚至有人解决了个人问题还邀请苏乐乐前去参加喜宴。

省里的大学知道了苏乐乐明年要参加高考,提前打了电话给蒋主任,希望她的女儿能报考他们的学校,蒋主任表达了感谢之余还微微端起了架子。

他的女儿,就是上京里的大学都是绰绰有余。

赵奕依旧没有回来,但苏乐乐收到了赵奕单独写给她的一份信,以及,一支漂亮的钢笔。

苏乐乐开始安心学习,争取在明年的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赵奕的第二封信里,告诉了苏乐乐他的归期。

他要去一趟国外,大概在半年后,将祖父和外祖两家一起接回来,也请苏乐乐好好备考,大学里有更多的美好日子,他们以后可以共同度过。

苏乐乐看着信,心里甜得不行。

她在心里想着那个话不多行~事也很内敛的大叔。

直到有一天,苏乐乐回丰枣村,碰到了一个老头。

她对赵大叔话不多的结论很满意,但行~事内敛这点,她认为要绝对予以保留。

支书和队长现在看见苏乐乐一口一个“苏老师”,虽然苏乐乐当初只教了臭蛋他们几次课,当不上老师这个称呼,但架不住丰枣村和周边几个村落的人都喊她苏老师。

今天是第二届扫盲班学员正式开课的日子。

可别小看了丰枣村的扫盲班,那可是有东方红公社和苏南市的联合红章子的。

就是说,拿了这个结业证书的人,至少会乘法口诀、会打算盘、会写一些简单的日常字句,村子的所有桥梁、水库、修路工程里,一定会优先考虑这些人,而这些人拿的工分只比那少部分拿全工分的下放知青或者回乡知青分少一点点,却是所有村民中最高的。

这一年下来,少说也比那些普通村民至少多上三成的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