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页

李霐点头道:“自以为一身报国心,性情却如此执拗,此人若入官场,只怕也是那满腔不得志的愤懑之徒。”

今秋的大考李淮让李霐跟着礼部的官员一起操办。私底下又叫李霐常到外面走走看看,考察考察学子们的品性学识,还有莫让那些贵族太过分。

李淮改革大考后,试卷采用糊名制。为的就是以成绩论高下。毕竟贵族子弟也并非都是学富五车之辈。往前数楚末时,正是因为这些没什么学识的人尸位素餐,朝中官员冗杂,养了许多国之蠹虫。如此一来,自然可筛出那些依靠家族荫庇还有沽名钓誉之辈。

不过只要有人敢想,有人敢做,即便糊名也是大有可为的。只是比起以往,这种悄悄的往里塞人倒也无伤大雅了。

而因千百年的取士制度,尚有许多学子入京后习惯上门拜访,择一官员寻求庇佑。待被朝廷录取,这人也自然而然的成为那官员的派系。

所以李霐被派出来接触一些品德端方的学子,目的也是为了拉拢。

而李淮之所以放心李霐,自然也是因为李霐的母族根基浅薄。当然也不排除李淮是真的在培养李霐,所以不介意他提前替自己组建班底。

李霐也一直拿捏不准父皇的心意,因此每行一步都万分小心,唯恐遭了父皇猜忌。

冯遇道:“你只管替皇上办差便是。那些学子们也不是傻的,如何权衡利弊他们心中自然有数。你若刻意小心防范,反而会让皇上猜忌。”

李霐有些苦闷的灌了一杯酒,道:“朝臣们又再提立太子一事了。”

冯遇也蹙了蹙眉,道:“我家中这些日子几乎日日都有人前来拜访,我爹娘都躲到郊外庄子去了,那些人还是不放弃。我今日也是避过不少耳目才同你见上一面。大殿下,你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