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他爹在将军府当差,这让他刚进军营,就受到了伏渊的照顾,算是沾了他爹的光。

按理说他这种情况,一定会有人看不惯,凭什么他能被将军格外看中?

刘温良自己也为这事儿发愁了很久,但又不好直接跟伏渊提出来,他怕伏渊会怪罪别人乱嚼舌根,到时候那些人又会把账算到他头上,这样他就更不好在军中立足了。

别人进军营,可能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也可能是被强制送来的。

但刘温良不一样,他进军营完全是自己的愿望,而且愿望很强烈。

理由嘛,当然是因为伏渊。

不仅仅是他仰慕伏渊,还因为伏渊是他和他爹的救命恩人。

这事儿要从伏渊凯旋而归,在回来的路上说起。

刘温良和他爹原本是生活在一个小县城里,他爹在一个客栈当账房,而他当了一个小捕快。

从小到大,刘温良就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还特别善良,乐于绐邻里乡亲帮忙,认识的人都夸刘伯教了好儿子。

前两年赶考的时候,还是邻里乡亲给凑的银子,可惜他落榜了,他爹的熟人就介绍他去衙门当捕快。

表面上看起来,一个书生去当捕快,有点不靠谱。

实则不然,认识刘温良的都知道,他的身板看上去虽然普普通通,但身手着实不错。

小时候谁家孩子受欺负了,他带头去找人报仇,他最看不惯的就是欺凌弱小。

可也因为这样,被他教训的人又带着家人去找他爹的麻烦,他爹骂了他一顿,让他以后不要打架。

为了不让他爹伤心,刘温良决定好好读书。

可惜他就不是读书的料,总想着锄强扶弱,看到别人受欺负,总是忍不住出手。

不能专心读书,落榜也是情有可原。

他爹一寻思,勉强他做不习惯的事也不会有什么出息,干脆就找熟人给他找了个当捕快的差事。

刚进衙门的第一天,刘温良很高兴,在他的认知里,捕快就是帮助好人,惩治恶人的。

但他很快就发现,根本就不是这回事。

巡街是他每天要做的事情,偶尔会和捕头去各个商铺收税,有时候一个商铺每月收三四次,这让他有些疑惑。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捕头在和其他的捕快在收完税款后偷偷分赃,他当时只觉得心凉。

捕头塞给他一部分银子,语重心长道:“咱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保护着那么多百姓,还要抓穷凶极恶的犯人,每个月才拿那么点工钱,你说咱们图什么?”

刘温良没要那银子,但也没揭发他们,他不赞同捕头的话,却也知道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