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最后李喻话到嘴边也没有问出口,或许等到文瑾白想告诉自己的时候,那么不用问他也会一一告诉自己,所以他的话一出口就变成了:“那行啊!我可是沾你的光了啊,我现下对这些一点也不懂,有你做我的老师,我就少走不少弯路了呢。”

文瑾白脸都红了,他哪里能做什么先生夫子,最多也不过就是为他红袖添香,捧砚磨墨罢了。

既然李喻想要往这方面发展,那么必须的东西还是应该置办的,像笔墨纸砚什么的,读书人怎能没有这些东西呢?

然而,这个世界上的这些东西是很贵的,不说笔墨纸砚,就是书本之类的都是世家大户,书香门第才会有珍藏孤本之类的藏书,一般的穷困学子想要读些好书都只能手抄,而且人家家中的书本都是视如珍宝的,能不能相借还得看人愿不愿意了。对了,这个时候的雕版印刷是没有的。书店里卖的书也都是四书五经之类比较大众化的书,要买的话是很费银钱的。因此有许多穷困的学子,时常帮书铺抄书来赚取些报酬。

李兴彦这样的农门子弟能读书,不得不说李喻他爹眼光长远,可惜啊,一家人省吃俭用,不过养出来一个拎不清的。

有了文瑾白这个老师,李喻至少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从哪里开始入手学习,又该怎样定制计划,还有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李喻这一手毛笔字了,歪歪扭扭,弯弯曲曲,像一条条蚯蚓一般,人三岁蒙童都能将笔画给划直了。

李喻能认大多数的字,与他后世现代的简化字不同,这里的字都是繁体字,上下连着可能他会认识,可是单独提出来,很多都就不认识了。

了解了李喻的情况,文瑾白皱眉,明年就有童生试了,半年不到的时间,再怎么天才的人也不敢打包票说能考上吧?人家考童生的,哪个不是从启蒙入学,学上好几年才敢进场考?

“或者你可以不用参加明年的童生试,多学上两年,到时候再下场把握可能会大一些。”文瑾白建议。

他这么说也有他的道理,就李喻这一手字,想要拿出去见人,可不也得练上几年,这可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

李喻却摇摇头,很有自信的说道:“就明年下场,李兴彦不是逞能吗?我偏要跟他斗一斗,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我倒要看看等我也能考上童生之时,他们又是怎样的嘴脸,还会不会这么瞧不起人。”李喻只要想想以后能够打脸他就开心。

他其实心中也是憋着一口气的,许是也要为原主出一口气吧,李家人不是说指望着李兴彦吗?为了李兴彦那莫须有的光明前途,可以牺牲掉原主,他却要看他们后悔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