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殊不知,裴神符头回见这位玉面小郎君,便觉得自己身在江南,身在扬州。

他的左右两手那般纤细灵巧,能剪春风,他的凤眸飘着杨花与细雨,他和另外那位林公子翩跹作舞,狷狂自如,召唤起湖畔的千万条柳枝为他们为伴。

林氏为模仿裴神符,把身体与乐器淬炼为一体,称“合散”,而裴神符为追逐林氏,令乐坊匠人把疏勒琵琶的琴颈加宽,琴箱变窄,改进得像一柄柄阮咸。

若非相争,何得一曲传天下?

一直到此夜,林蓁蓁止住弦,仍然想争,仍还想精进乐艺,只可惜听着寿王的筝音,他忽地又觉得,那曲中再也容不下自己。裴神符深有同感,只是没点明。

年年花开花又落,

总有新颜替旧颜。

裴神符道:“林公子,此曲今后定然还会有万千变数,我们极尽全力,也只能独占一说。”林蓁蓁却是更为敏感的,怕别人从此看不起他,笑着回不错。

语罢,也抚了一下眼角淡淡的皱纹:“但只在五凤楼台奏过此段,拨弄了风云,心知那台下的众生之中,有多少因二三曲词而名扬天下,我也算知足。”

裴神符遂与林氏公子约定,集毕生之精力于这曲霓裳,日后,当隐姓埋名。

回至五凤楼台,一记五弦的泛音,又在琴与筝合成的山水墨画之中荡开波澜。

节奏越来越快,五弦接着弹挑,苏安闭着眼,催云拨雾,召唤竹声速速合入。

为何先用笙,而后令箫笛并进?箫声悠远苍凉,笛声高亢活脱,二者的音质皆有棱角,而笙在礼乐中出现最早,性格敦厚而高雅,是纯五度音阶,适合合鸣。

当此,金石乐师白袍飞舞,琴筝坐定却如流水,竹音三人披青衫,分明是山的颜色,却信步游走于场中,眉飞色舞,神采奕奕,但叫世间的动静全都混淆。

混沌之中,又是五弦铮铮轮指而过,琴师与筝师对望,一提气,歌唱于其间。

苏安再度陷入风暴,只能听见漫天纷飞的花瓣,再也看不清河岸边的容颜。

散序至此转入拍序,五弦扫弦以计拍,四部音声人统一节奏,天地恢复纲常。

山不动,水长流。

就在前日的傍晚,雷海青拉苏安去门楼下捡白花,可苏安不去。雷海青倔强,自己当真跑了一趟,结果两手空空而回,想那花定被鞋靴蹂躏去,红了眼眶。

好在回到院子,几位新人轮流来拿他打趣,摸摸捏捏的,才让他的心情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