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乐谣非常理解他的心情:“我的父兄……也是在战场上陨了命。关还的身世,与我侄子乐阳差不多。如今您且先带着她在这边安心住下吧,”

关越感激地点点头:“姑娘放心,我一定好好誊写那些书籍,半个字都不会出错。”

乐谣道:“嗯。”

她提议道:“其实也不急,我这两天分一下类,把那些破损得严重的,又特别重要的挑出来,您先誊写着。如果再有时间,可否劳烦您教教院中几个孩子读书识字?

“之前荆殊在教他们,但他教得没有章法,近来又时时要入城,事情便耽搁了下来。如果您能成为他们的夫子,我便不需担心了。”

乐谣本就没有再放关越离开的打算。

一方面,她低价从关越手中买下了那些价值不可估量的书籍,留下关家爷孙,其实有暗暗补偿之意。

另一方面,她作为一个商人,也怕关越将来发现什么,转而将这些书籍的事情广而告之出去。

留下关越,并照顾她们,是一个一石二鸟之计。誊写书籍总有完成的一天,而成为乐阳等人的夫子,显然就是另一番时间期限了。

关越听完,激动得差点老泪纵横。

他年事已高,又带着关还这个孩子,这几年日子十分艰辛。

将最后这一批书处理之后,他也茫然过,深知再缺钱的话,家中已经没有可以售卖的东西了。

乐谣给他提供的工作,则让他看到了生的希望,他怎能不激动?

于是他连连点头,忍着已经盈到眼眶的热泪,连连称是。

乐谣暗暗舒了一口气,转头看了几眼摆在架子上的书籍,目光幽深难测。

第42章

关越来了之后, 照顾一众孩子的事情便更多地落到他头上。

简易的学堂开起来之后,江胜乐阳一伙闲暇时便有了去处,不再吵得乐谣心烦。

另一边, 原本乐家村那个乐家小院也改造完成了。乐谣找人在屋后那块空地上建起了两座厂房, 按照自己在现代的食品加工厂改装了一下, 弄出了个古代流水线雏形。

随着她食铺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大,很快, 乐家村的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她的需求,她开始在附近的几处村落招起工, 有了固定的一批雇员。厂中的货物一部分在东陵码头被消耗,另一部分则顺着远陵的江水, 乘船抵达沿岸各地。

邱势是第一个与乐谣合作的掌船,当初乐谣摊上只有竹筒饭的时候,就是他第一个下了二百竹筒饭的单子。

早在两个月之前,他在听说乐谣的加盟模式之后, 就在新荣码头开了一家自己的“乐家食铺”, 如今,他每旬都要跑一趟东陵, 从乐谣这边拿货物。

已经是早秋,天气不复之前那样燥热, 邱势也就不躲在客栈, 跟着船工们一起到码头看货。

“你这鱼肉丸子, 是真的好!”他对着乐谣赞叹道,“新荣那边有几家酒楼眼红我的生意,近来仿造了好几样铺中的吃食,但味道都比不过我从你这边拿的东西。”

乐谣闻言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