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这边画完了花样子,颇感无聊。见丫鬟们做的差不多了,她便站起来,伸个懒腰,随手拿了个梅红匣子,将这些小巧香缨装进去,“我们去将这些分派给下人们吧。”
自端阳节前三日开始,早市上便有店家开始卖桃柳、葵花、蒲叶、佛道艾等芳香辟邪之物,家家钉簪铺陈于门首。
金水官邸的檐廊门楣上,都钉上了黄微绿翠的菖蒲叶,一路行去,空气里都是植物清亮透明的气息。
主母给下人们派香缨亦是传统,都说“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一个个精致香缨分派到各人手中,无不是道谢后立马喜滋滋戴上。
天蓝云高,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节日的气氛顿时就从物器中传递到了人的身上。
走到厨房,阿池正俯身在偌大的水池里冲洗新鲜箬叶。张春娘正和一众帮厨将泡好的雪白江米倒进大木盆,拌上酱油。
此前苏蘅做饭烫伤了手,张春娘是说什么也不敢再让她下厨了,道是若再出什么事,叫长公主和都尉知道,万万担不起这个责任,只能请辞谢罪。
阿翘本担心小娘子固执,最讨厌别人威胁她。春娘这样讲,苏蘅未必肯答应,到时候春娘下不来台怎生是好?
可是没想到苏蘅笑眯眯就答应了,也不争,只道:“春娘你放心吧,在伤好以前,我不下厨便是。”
张春娘见苏蘅竟这样轻易松口,自己也不必请辞了,暗道声阿弥陀佛。至于伤好之后的事,那便到时候再说。
但张春娘只是不敢让苏蘅亲手做餐食,却拦不住隔三差五送来的食单,以及随后负手悠悠转进来看上一看的苏蘅本人。
这边张春娘正按照苏蘅送来的食单准备:甜粽子是小枣馅儿的,放凉了以后蘸蜂蜜和白糖吃。材料简单,包得纤细瘦长,小小连成一串,直接下锅大火咕嘟煮上。
见苏蘅走进来,张春娘及一众下人起身行礼。
张春娘笑问:“小娘子怎么没有去金明池看赛龙舟?”看看外面的天气,又觉得自己多问了。
今年端阳节格外热,别说是苏蘅愿意窝在府里不出门,就连下人们也是能不出门则不出门呢。唯有郎君要上朝会,早出晚归的,辛苦得很。
苏蘅想吃的咸粽子也很简单,是板栗鸡肉粽和蛋黄鲜肉粽。准备好材料,春娘这便开始包。
苏蘅一进来,就闻到了熟悉的粽香。
端午节可算得上苏蘅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不为别的,就为这一口粽子。
小时候,家里过端午节很少自己包粽子,大都是父母从街上买几个回来应应景,也没什么节日仪式感。
街边的粽子掺了过多的碱面,煮得微黄软滩,吃不出什么味道。
以至于在小时候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蘅听老师讲屈原的故事时,都有一个疑惑:把这么难吃的东西扔进汨罗江,老百姓凭啥保证水里的蛟龙会去吃粽子而不去吃屈原啊?
长大以后,苏蘅不信邪,自己第一次正正经经地做了次蛋黄肉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