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曼收拾一下桌子,问金-凯瑞和让-雷诺:“你们怎么样?”
金-凯瑞笑道:“没事,我又没喝几杯。他们的目标是你。”
让-雷诺就惨了,被灌的有点多,满脸通红。这厮性格方正寡言,又是法国本土成名的演员,镇上的人当然没放过他。加之人老实,来者不拒,闷头就喝,却是拼酒拼的狠。
一旁的托马斯也道:“他们还是想做事的。”
“经济大环境不好,全靠政府补贴的日子怎么可能好过。”莱曼看了一眼还在睡着的镇长先生,“刚刚跟着去转了一圈,镇上没什么经济来源,工厂也没几座,就业压力大,年轻人全跑外面去了。”
“这不是很正常吗。”瑞恩嘟囔道:“法国这几年的经济都是负增长,政府还要承担高额的福利支出,能维持个体面就不错了。倒是电影行业还算风光,票房总量都一直在增加,市场也越来越大。”
莱曼听了,也不惊讶。
以后因为政府缩减福利问题,不知道爆发过多少游行示威。
那种想抛开包袱的决心是有的,但又能怎么样呢?
再者,他是个电影人,电影大盘不蹦就行。
而且,也确实如瑞恩所言,法国电影崛起的步伐很快。
前几年一直都是好莱坞大片称道,钱都给外人赚了,可现在,诸如欧罗巴、百代等本土电影公司占据市场的份额明显在增长。
以去年来说的话,年度票房榜单前十里,5部是法国的,冠军是《坏家伙》。
今年更甚,暑假档市场第一次被法国电影守了下来。
其实也是《范海辛》、《特洛伊》等大片不争气,一部接一部扑街导致的。
使得欧罗巴影业出品的《暴力街区》、百代发行的《放牛班的春天》都收获非常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