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上一次正儿八经的举行首映式还是在圣丹斯电影节上呢,这一次,他又带来了一部新的作品。
不同的是放映场合,同样的却是依旧要接受观众和影评人们的品鉴。
在《狂怒》这部作品中,他加进了许多自己的想法,而不像《活埋》或是《三傻大闹宝莱坞》那样,保持原作主题框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改良。
他的这种尝试,他自己当然很满意,从剪辑完的那一刻起,他就非常的有信心。
但,到底能不能成功,观众能否接受,还是要在未来几周的日子里才能见分晓。
他此时的心情满是期待、期待之余又夹杂着一丝紧张,十分复杂的变化以至于有些忐忑。
旁边的众人也都有各自的心绪,没人说话,只听见后面观众议论的声音。
大约半个小时过后,放映厅的灯光缓缓暗了下来,《狂怒》也随即拉开了大幕。
一片漆黑中,亮起了一抹白光,欧罗巴影业的标志率先出现。
整个放映厅都慢慢安静了下来,大家全神贯注着,忽然画面一闪,只见大银幕上接着出现了曼恩工作室的开场动画,一只通体蓝色的蝴蝶,从结茧,到破蛹而出,最后飘扬着飞向一个光点,随后蝴蝶的声影消失,光点散落开来形成了工作室的英文缩写。
如同《三傻大闹宝莱坞》一样,在标志性的制作片头之后,影片直入主题,而且开头就是一个全景速写。
贝拉不由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长长的舒出一口气,在那悠扬而悲壮的管弦乐牵引之下,进入了《狂怒》的世界。
苍茫恢弘的平原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伴奏之下徐徐展现在所有观众的面前,纪实一般的镜头将大自然的壮阔真实的所刻画,以至于当镜头慢慢的从高空中往下俯瞰到旁边的一个小镇时,那种无与伦比的视觉效果对比,让人沉醉。
接着画面一转,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坐在一处室内的椅子上,她抬起头看了看墙上挂着的照片,然后眼含泪光的从抽屉里拿出一块军用识别牌,也是大家俗称的“狗牌”,是每一位美军现役都必配的配置,用于士兵的身份证明。
有些生锈的颈链上,挂着的识别牌很明显的有个被击透的痕迹。
这个牌子是她儿子的,也是在二战时,欧洲东部战场上众多牺牲者之中的一位。
此时,墙上的那张儿子的遗照,让老妇人越加的崩溃,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歇斯底里的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