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前朝末年, 徭役繁重,致使民不聊生,时任鹰扬郎将的魏先祖荣昌率众于聊谷起义, 后声势逐渐壮大, 在心腹拥护之下自立为帝,是为魏高祖,以自己起义之地聊谷为魏国都城,至荣焉父荣盛继位之时,已有百余年。
之后都城陷落,荣玄窃位, 定都于陵州城,朝局混乱,百废待兴, 聊谷这座曾经的都城被荣玄, 也被许许多多的魏人一起遗忘在脑后。
可纵使全天下的人都将这里遗忘, 身为魏室后人,荣焉却不敢忘。
天将亮时,他与李页从集州出发,一路快马加鞭地赶路, 等抵达聊谷时,还未过巳时。
临近晌午,正是该热闹的时候, 荣焉与李页一人牵着一匹马沿着长长的街巷一路前行时发现,所有的繁华和兴盛都已烟消云散, 目之所及只剩下一片萧条与荒颓。
魏国多年动乱,聊谷身为都城更是首当其冲,早在叛军入城之前, 城中许多百姓就已不堪其苦,拖家带口地逃出城去谋求一条生路。到之后叛军入城,在城中大肆掠杀抢夺,致使剩下的许多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之后叛军走了,又有别的势力入驻城中,来来往往,百般争夺,却从未有人真的想过要重建这里,休养生息,如此反复,时至今日,魏国境内战乱又起,聊谷城倒成了一座没人管的空城。
说是空城也不算是,毕竟还有许多人无处可去,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这里,自生自灭。
荣焉与李页一路过来,见到了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或是在荒芜已久的田地里耕种,或是在修整破旧的屋舍。乱世之中的百姓别无选择,只能苟全性命,勉强度日——毕竟他们谁也不知道,下一次战乱又会在何时发生。
荣焉自幼在皇城之中长大,对聊谷城的街巷并不熟悉,所幸他身边还有个李页,凭借着记忆,沿着破旧的街巷一路前行,终于来到了曾经皇城寿华门所在之处。
当日叛军屠尽了皇城中的皇亲贵胄还有无辜的宫人,将这里的珍宝抢夺殆尽,之后留下一把火,将那座耸立了近百年的巍峨皇城付之一炬。
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
“殿下。”
李页看着眼前的断壁残垣忍不住转过头去看身边的荣焉,这皇城于他来说,只是曾经守卫过的地方,对于荣焉来说,却是从小到大的家,更别提这里还是他父母至亲的葬身之处。
荣焉没有答话,兀自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废墟。
恍惚之间他好像又看见都城陷落那一日漫天的火光,宫人们惊恐地惨叫着四处逃窜躲藏,叛军宛若进入无人之地,一路踏着血肉与尸首在皇城之中横冲直撞,四处抓捕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