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今夜宜有彩虹 陆烨华 1749 字 2022-11-16

这下,气氛直接降到了冰点。

突然,沈冰月盯着对面那杯有彩虹图案的咖啡问道:“江彬,你那天在西康路画了个郁金香的图案,是想给我留下什么信息吧?但根本没什么用啊,要不是我等了一整天,又碰巧遇到了载过你的出租车司机,根本不可能找到那个地方。”

“我不是想让你跟踪啊。我说过,这种危险的事情,你不能去冒险,我去做就行了。”江彬把托盘扣在胸前,“不过我想……有可能我回不来了,所以……我只是希望,只要你能看到那个图案,就行了。”

“只要我能看到就行了?什么意思?”

江彬说完后就转身走回柜台了,并没有解释。倒是赵知奇的声音轻轻地传到了沈冰月的耳中。

“郁金香的花语,是爱的表白。”

沈冰月瞬间觉得脸颊滚烫,她飞快地瞥了一眼江彬走远的背影,不确定他有没有听到这句话。

后记 在我开始构思之前

今夜宜有彩虹 作者:陆烨华

(本文都在泄底,请读过正文之后再阅读)

解谜的同时,动机也恰好交待完毕。

这是跳进我脑子里的第一个创作初衷。

我一直不是一个善于构思动机、乐于花篇幅描写动机的作者,我对本格推理有一个比较偏执的概念,就是动机是可有可无的。在那本写得很任性的《撸撸姐的超本格事件簿》中,好几个案子都没交待动机,侦探甚至还说出了“动机关我什么事”这种话。

但一本完整的长篇推理小说,动机却是必须存在的。哪怕在凶手被抓住,谜团全部解开后,也要让凶手做一番自白,占去一些篇幅。其中最丧心病狂的恐怕是贵志佑介的《玻璃之锤》,凶手的动机故事整整讲了半本书,画风突变成社会派。柯南·道尔在《四签名》中也做过类似的尝试。

因为实在不想在侦探解谜完成之后,还听凶手的自白故事。所以在决定写长篇的时候,我就想好了要用双线的叙述方式呈现。一条线是解谜线,一条线是动机线。双线汇聚的时候,谜团揭开,动机也恰好说完。一方面整本书在布局上是统一的,另一方面还能做一个小小的叙诡,虽然这个时间叙诡是超级老梗。

可以说,这个老梗叙诡是为了完成“解谜与动机同时进行”这个想法而不得不存在的,为了包装这个叙诡,我还在开篇用“侯文生杀人”作了一个小误导。当然,有多少误导,就应该有双倍的伏线。所以我反复提及嫩江路、昌平路上没有地铁站,但其实在二〇一〇年之后这两条路上就都有地铁站了。类似的十五年前与现在的不同,还有多处描写,相信细心的读者,应该会很容易就看穿了这个时间叙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