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三号楼前,一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挡住了闲杂人等,门禁系统上的数字已经模糊不清,我怀疑它是否还能正常运作。
我伸手拉了一下,铁门发出“哗啦”一声,但并没有被拉开,看起来还能正常使用。我习惯性地闻了一下手掌,闻到了浓重的铁锈味。
铁门旁边是几排绿色的信箱,信箱旁边贴着一些广告单和水电煤气费的催缴通知。广告单贴得毫无章法,并且已经层层叠叠贴了很多,看来小区物业并没及时清理。
我凑到五〇二室的信箱前,眯着眼睛朝里探望。里面积压了很多大小材质各异的纸张,最上面的一张色彩丰富,有这张传单挡着,正常信封都很难再塞入了。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打开过这个信箱了。
我知道,眼前这扇铁门和这个信箱的钥匙就在我口袋里,但目前还不是打开的时候。
退后几步,我抬头向上看去,这幢楼的阳台都是朝向余姚路的,我站的地方应该是背面,没有晾衣杆的遮挡,所有的楼层都一览无遗。
数了一下,一共六层,那个人的家在从上面数下来的第二层。这一层有两户人家,眼下我还分辨不出五〇二是哪一户。就算知道也没用,因为现在看去,窗户都紧闭着,要等到晚上,才能从灯光判断里面有没有人。
我揭下一张广告单,把它贴在五〇二室的信箱上。又熟悉了一下四周的环境后,准备离开这里。小区里不宽的路面上停着好几辆车,应该都是住户的。我有些想不通这些车要怎么出去,连我这么瘦的人都需要侧身才能挤过留出来的通道。
走出去的时候,保安倒是盯着我看了一会儿。我想,要是依然低头走过,会显得非常奇怪,毕竟之后还要来,鬼鬼祟祟的一定不会给他留下什么好印象。所以我大方地回望他,还朝他点了点头。
保安微微愣了一下,随即马上换上一张笑脸,朝我摆了摆手。
同样是穿着别人的外套、顶着乱糟糟的长发,樱花树下的女人说我是神经病,而这个门卫却把我当成住户或者来客。看来,给人什么印象,不在于穿着打扮,而在于正在做的事情。
想到这里,我便坦然地接受他的目送,慢慢走出了小区。
经过我的观察,静安这块地区算是比较成熟的生活区域,虽然离静安寺不远,但胶州路、余姚路、延平路这些地方依然保留着老上海的味道,并没有被特别现代化的商业项目大刀阔斧地改动过。当然,我也没有见到太多游客在附近出没。
“静余恬园”是典型的临街式小区,虽然设施比较陈旧,周边也没有地铁站,但十分便利。小区门口就有公交站,最关键的是,附近有很多家房地产中介公司。
想要快速地了解一个小区的基本信息,冒充租客去房产中心咨询是最快捷省力的方式。
我慢悠悠地走过几家知名连锁房产中介,里面人头攒动,真不知道那些行为粗鄙的中年人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终于,在千里香馄饨店旁边,我看到了一家名为“德业房产”的中介公司。店面和馄饨店一样大,应该不是连锁的,而是私人开设、随时可能倒闭的那种小公司。这正是我要找的目标。
一般来说,房产中介公司越小,员工的培训就越不成熟,很容易问出我想知道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