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3D票价的天然优势了,一张票多十几块钱,就相当于两张票顶普通票三张,这个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在圈内,零点票房公布之后,所有人都惊呆了,虽然大家都猜测到“流浪地球”的票房会很高,却没有人会预料到能高到这个地步,要是不出意外,首日票房破纪录也是稳稳的。

于是各大媒体开始争相报道,一波吹嘘之后,就是开始猜测,首日票房能够达到多少,3亿?

还是3.5亿?

次日早晨,又是一周周末,许多影迷起来一打开手机,就发现了诸多关于“流浪地球”的新闻推送,点击一看,赫然发现零点票房居然会这么恐怖?

没看过“流浪地球”的观众,不免有些疑惑,这些媒体都收了钱嘛?一个劲的在吹,宣传费用不计成本吗?

当然,怀疑过后,许多观众点开了豌豆网,结果发现评分居然如此之高,而且看那些长评,似乎不像是作假的,其中还不乏一些很有威望的影视大V,那文笔看得让人眼泪都快下来了。

于是从早上八点开始,各大购票APP的数据开始暴增,短短半个小时,十点场的票就定出去一大半,一些没有开通十点场的,十二点场次的票也被抢购一空,特别是一些3D、巨幕放映厅,毕竟网上说观影体验更佳,也无非是多花点钱,好不容易看一场电影,谁会在乎这点钱呢?

然后,不少没有在APP上订票习惯或者是仗着离影院比较近的观众,等到了影院却被告知,今天的票都没了。

是的,没有听错,不是十点、十二点的票没了,而是一天的票全都没了。

这就太恐怖了吧?

()

第424章 首日票房记录。

这种情况在三四线城市还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放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成了现象级的存在,许多老影迷都没有想到,“流浪地球”居然火到了这个程度。

而且华夏人特别喜欢跟风,就好像到餐馆吃饭,那些没人的餐馆顾客看一看就闪人了,那些高朋满座,需要排队拿号的餐馆反而生意兴隆。

越是得不到的就越好,于是一些影迷开始跟影院抱怨“流浪地球”的排片场次太少了,然而,影院也是有苦难言,讲道理“流浪地球”普遍38%的排片量绝对不算少了,总得给其他影片一点活路吧?

而且影院现在都是院线制,单个影院是不能擅自调整拍片的,不过眼看着到手的钱飞了,院线经理自然要跟上面汇报,上面一看,得,那就加一点吧,排片量从38%加到了42%,至于哪个倒霉蛋上映第一天就被砍了排片量,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难道还能跟院线打官司不成?

网络上有关于“流浪地球”的讨论热度也越来越高,其实讲道理,科幻在华语电影从来都不是一个热门类别,在整个文化领域,科幻也只是小众当中的小众,谁都没有想到,这个曾经的小众,居然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