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不再承认英语合同,全部改为汉语合同;设置宇馨科学奖基金会,成立宇馨科学奖,购买由宇馨科学奖主导的学术期刊,并逐步提升这些期刊的影响力,同时挑战诺贝尔奖的影响力;对外重新规划接口,未来对接馨系统跟智脑的开发者必须熟练掌握汉语标准的开发语言;游说华夏内部放弃将英语作为主课的教学规划……
这都不需要明眼人,只要分析层面足够高,一眼就能看出,宇馨科技这是跳出来要跟英语竞争中文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
以前如果一个人不懂英语,将会直接影响到他在国际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如果宇馨科技这些举措都成功的话,大家将面对的是未来一个人如果不懂中文,就会直接影响到他在国际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然仅仅这一点其实也不会构成什么压力。
语言只是工具。
中文国际化也不是这个时候才开始的,虽然并没有占据国际主导地位,但针对华夏庞大的市场,很多国家的有识之士早已经将中文列为了精英教育的必修课。
毕竟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承认,但从馨系统的普及跟智脑被成功开发之后,世界科技中心本就已经在悄无声息的向华夏转移了。
但重要的是某个语言占据了世界主流会自然提升其母语国家的文化影响力,这才是最重要的点。
和平时代大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文化跟政治全方位的竞争,这是早已经被证明过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了。
经济的竞争暂且不提,文化层面的竞争却是跟世界通用的语言息息相关的。
其语言体系在国际地位越重要,将本国母语作为第二必修语言的国家越多,输出自家的文化自然越容易,文化影响力就越大。
如果是上百年前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放弃了将英语作为第二必修语言,其实问题不大,因为那个时候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极为强盛。
但现在经济跟科技上已经开始呈现出式微的架势,如果文化上也开始式微,这是想干什么?
偏偏这个时候宇馨科技之前布局的虚拟偶像系统跟文娱翻译机已经开始显露出狰狞的一面了。
借助馨系统的快速传播跟世界范围内被认可,虚拟偶像跟文娱翻译机也在全世界开始流行。那些在网络上红透半边天的虚拟偶像在跟知名偶像抢饭碗的同时更是成为了年青一代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