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锦衣泪 书自清 1621 字 2022-08-30

那马面三角眼的老内侍笑道:“我早就不是东厂中官了,汪镇抚不必如此客气。”说完后他视线望向汪道明身旁的年轻男子,道,“方铭方千户,咱们好久没见了?”

“二爷爷可安好?”方铭笑着行礼,另一旁的白胖内侍刮了他一眼,他权当没看见。这马面三角眼的老者曾是他效忠的对象——前东厂中官张鲸。他曾背叛过张鲸,投靠了汪道明,如今却又与张鲸见了面,显然这位前东厂中官还在记仇。

而旁边这位白胖的内侍正是唐福安,他曾被汪道明放出的消息欺骗过,当时送消息的正是方铭,他也对方铭十分记恨。方铭心知自己的背叛行为得罪了不少人,最初他夹在张鲸和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之间,同时替两人做事,在夹缝中求生存。在张鲸权势最盛时,他表面效忠张鲸,实则投在了汪道明手下。汪道明让他做两面谍探,继续同时替张鲸和张诚做事。所以他也曾接到过张诚的命令,假意替恭妃娘娘做事,就是在那段时间,他背叛了张鲸,将李穗儿从张鲸手中救出,送入了宫中,但其实这都是汪道明在背后的安排。

为何方铭会受到这么多人看重和利用,是因为他有利用的价值。他有能力,有野心,有心计,更有胆量。这样的人掌控起来非常难,但却是做事的一把好手。

他乃是文人出身,颇有读书的天赋,饱读诗书,本可考取功名。十七岁时他通过院试,得了秀才的身份,正一心准备考取乡试,不成想那一年他心爱的女人却等不了他,要入宫了。

这个女人便是王恭妃,王恭妃是锦衣卫下级军官家庭出身,与同样锦衣卫下级军官家庭出身的方铭本是门当户对。两家住得很近,家长也有意谈亲事。可是王恭妃的父亲一直颇有野心,想要让女儿入宫选美,这门亲事便一直拖着不曾谈成。即便如此,小辈却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对彼此都有好感。

奈何命运捉弄了他们。万历初年选秀,恭妃被其父送入宫中,最后中选,被分配入慈宁宫做宫女。而正在准备乡试的方铭,却不幸遭遇到了其父外迁江南的调令,举家搬迁杭州,至此他与王恭妃相隔天涯。他咬着牙,憋着一股劲,要爬回京中。但参加杭州这里的乡试,却落第不举,后其父病故。他父亲的军职是不能继承的,家中没了经济来源,穷困潦倒,他不得已只能在西湖边卖字画谋生,却在湖边被同窗奚落嘲弄,受尽屈辱。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方铭等不及,他想要用最快的速度爬回京中。他最终放弃了科举,甚至放弃了所有的清高坚持和德行底线,靠着幼年一直随父习练的武艺,考取了武举。后通过游说和贿赂,补了锦衣卫南镇抚司的缺。而他贿赂用的钱,是从那些曾经在西湖边奚落过他的富家子弟家中偷盗而来的。

他是个贼人,卑鄙无耻,但只有这样他才能爬回去。可当他真的爬回去了,却不曾想他朝思暮想的女人已被皇帝临幸,再也没有了出宫的机会,彻底成了宫中的妃嫔。而她那般的委曲求全,却仍旧得不到皇帝的欢心,在宫中抑郁度日。

方铭的心死了,自此以后他只有一个念想——钱与权,对昔年情人的感情被消磨殆尽,他只想凌驾在王恭妃和她的家人之上,嘲讽他们当年的选择。他背叛王恭妃,欺骗利用她,若是回到十年前,他根本无法想象自己竟会做出这样的事来。但如今的他,却做得面不改色,心中也没有起一丝波澜。

他望了一眼身旁的汪道明,心想自己这辈子算是与这个人绑在了一起。这是个很有本事的人,他的图谋乃是成为第二个陆炳。如今他周旋在张诚、张鲸和潞王、唐福安三方之间,他究竟在玩什么把戏,自己都有些摸不清。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不停地搅混水,一定是想从中谋利。

方铭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汪道明想要的,就是张居正留下的“遗产”。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自己不能明着拿到手,否则会成为众矢之的,便促使多方角逐争夺。今夜他会见潞王、唐福安和张鲸,不知又要谋划些什么。

只听汪道明笑道:“潞王殿下,二爷爷、唐中官,我这里有一个非常好的情报,不知你们是否感兴趣。若是能利用这个情报做点事,将来在朝中不仅平步青云,还能拿到圣上心中的丹书铁券,自此高枕无忧。”

“什么情报?”潞王和张鲸均未回答,唐福安则出声问道。

“关于失踪的张居正第五子张允修的情报。”汪道明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作者有话要说:陆炳是嘉靖时期的锦衣卫指挥使,坐到了太保兼少傅的地步,权倾朝野,结局是所有锦衣卫指挥使中最好的。

感谢在2020-05-30 18:20:57~2020-05-31 18:06: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