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灵气聚集的还不完全, 不能出来,否则极易毁了自己的灵根,”道长语重心长说道:“谢小姐若真为了她好, 就回去等着吧。”
谢朝雨怔了怔,才哑声道:“……好, 我这便回去。”
白雪绕膝, 寒风凛冽, 谢朝雨骑上马,拜谢过老者,刚想离开,似乎忽然想到了一件事,回头说道:“还有一事想要请问道长。”
“谢小姐请说。”
“六凡的事, 道长要如何处理?”
“自然不会存有私心,这点还请谢小姐放心。”老者说道。
“好。”谢朝雨点头,将手中的缰绳拉紧,启唇说道:“今日多谢道长指点,我先回去了。”
“谢小姐慢走。”
那马儿嘶鸣一声,踏着急促的蹄步离开了。老者目送谢朝雨的背影离开,又看了看这浓雾弥漫的天气,伸手一挥,那天边的雾水瞬间散去了,远远的,发白的天际线亮出来。老者抬起略浑浊的眼眸,将拂尘搭在自己的袖间,口中念念有词,忽然一阵疾风吹来,恍得人睁不开眼睛。
等再看那地方时,人已经不见了。
白济观内烟雾缭绕,幽香熏得让人有些不清醒。六凡独自一人坐在黑暗的暗室中,一旁是快要枯竭的油灯,其中的灯芯在不停的闪烁。
屋外彻亮,这个暗室却需要燃着烛灯才能看清楚东西。他师父将他关进这个室内,便是不想他被外面影响,只想让他在这里悔过。
六凡左手研墨,右手将卷轴轻轻打开,他脖颈处的喉结上下微微滚动,抬眸便看到了卷轴第一页只用隽永的字体写了一句话——“圣人不仁。”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六凡记得这句话,他将手中的纸笔放下,捧着卷轴细细看了看。
那日师父随手将香炉旁的卷轴丢给他,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终日被关在群x壹x壹x零x捌x壹x柒x玖x伍x壹这暗室里,只有一座烛火相伴,实在是让人闷不过气来。他知道这是师父对他的惩罚,但是他也在想,若师父他老人家真的不想保他,早就将他剔骨削魂了,哪还能让他在这里如此安逸待着?
六凡正琢磨着,忽然,石门被“吱呀”一声推开,转而有沉重的脚步踏进来,六凡回头,正是自己白发苍苍的师父。
他起身,哑声叫了一句:“师父。”
“这思过室待的如何了?”六凡师父将手中的拂尘放在一旁的石桌上,开口问道。
这暗室叫做思过室,这里终年透不进一丝的光,幽闭昏暗,潮湿阴冷,只有燃着蜡烛才能看清楚东西。六凡不止一次来过这里。他小时候犯错误的时候,师父就会把他关进这里面闭门思过,一来二去六凡便成了这里面的常客。不过这次不同,师父以前从未关他有几个月这么久。
老者凑着烛光,走近他的徒弟,转而又说道:“我让你抄书,你怎么才将卷轴打开?之前在干什么?”
“徒儿愚钝,读不懂书。”六凡闷声说道。
老者瞟了一眼桌上的卷轴,才打开了第一页,那一页只用黑色毛笔写下了一句话,圣人不仁。
“圣人不仁,看了吗?”老者用手掌将烛火拢了拢,问道。
“看了。”六凡点头,原本一双墨色的眼睛因为日夜的疲劳,已经变得空虚。
“姑且说说吧。”老者坐在石桌前。
六凡静默了一会儿,看了看老者的脸色,发觉师父脸上没有半点波澜,一如刚进来时平静,便犹豫开口说道:“徒儿理解为天地、圣人都无情无义,将世间万物当做刍狗一般践踏。”
房间内的烛芯处溢出一滴蜡油,从灯座直直流淌到桌面上。
老者定定看着六凡的脸,终是叹了口气,说道:“你将自己时刻捆绑于报仇与记恨当中,理解出来的意思是最不可取的。”
“天地不感情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感情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老者起身,慢慢走到六凡的身边,“这才是这句话真正的意义所在。师父对你也是一样,你做了错事,错了不改,而自然的法则是对待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师父也无能无力。”
这话越说越让六凡觉得浑身寒颤,他看着师父仿佛看着一个素昧平生的人。
“为师还想告诉你,那一年你爹娘死于谢家,其实只是一个巧合。”老者缓缓开口讲道:“妖物生来便有一劫,能否躲过全凭天意,你爹娘的劫难是天雷,即便没有被谢府的人抓去,也会因灵体受到重伤而亡。”
“陆钟灵命中本不该有此劫难,是你一手造成的。”老者将六凡肩膀上的灰尘扫了扫,说道:“你是我的徒儿,我自然不会让你受多大的苦楚,但是再化为人形也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