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不用说,弘晰曾经还被议过皇太孙,先帝爷那会儿带他去畅春园读书,也算是恩宠有加。虽然这些年李青菡不刻意去打听,可她其实是知道的,弘晰身边仍然有些人,提及当年皇太孙之事。
想及此,李青菡忍不住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万岁爷登基这么长时间,前朝也不是没有立储的声音。可每次都被万岁爷挡回去了。
随着诸位皇子年岁的渐长,这事儿怕是避无可避吧。
这可怎么办呢?
这储君可是半个天子了,即便亲如兄弟,也要行礼。这样的高低之分,难免让人心理失衡。而作为太子的那个人,被众人捧着,其实也相当于是个靶子。想想先帝爷那会儿,对万岁爷有多少的猜忌。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对李青菡来讲,若是真的立储,绝对不是件乐观的事情。
轻轻的咬了咬嘴唇,她突然想到雍正朝时,似乎用了什么秘密立储。若能够这样,是不是就能够减少一些风波呢?
万岁爷生前不立太子,但选定继位者,等万岁爷去世后,朝臣将有关遗诏昭告朝野。
仔细想想,这一招倒是挺思虑周全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朝代,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关乎国本,怎样平稳地交接皇权,成为历朝历代不断探索的大问题。秘密立储比之公开建储多少是可以规避可能的夺位大战。
正沉思着呢,却听门口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朕的菡儿这是又神游九霄了?”
说话间,胤礽已经走了过来。
李青菡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容,“万岁爷尽会打趣臣妾。”
说着,向玉珠投去一个责备的神色:“外面那些奴才愈发不尽心了,万岁爷来了竟然也不通报一声。”
胤礽懒懒的摆了摆手,玉珠会意,恭敬的退了出去。
李青菡努了努嘴:“臣妾算是知道了,那些奴才都是被万岁爷纵容的。”
这样的歪理让胤礽忍不住哈哈一笑,下一瞬,他伸手弹了她鼻尖一指,“你呀,也不知道和谁学的,愈发伶牙俐齿了。”
李青菡亲自给他倒了一杯茶,奉上:“在万岁爷面前,臣妾哪里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