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记者名叫温钰。
姜笙言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眼中没有多少起伏。
当初拒绝采访,不是怕对方将她的苦痛暴露在大众视线下,而是她始终相信,自己的父亲不是犯人。
她,也不是犯人的女儿。
姜笙言相信这个记者有着属于自己的使命感,否则也不会吃那么多次闭门羹,还斗志昂扬。
但这不代表她可以接受或是原谅这个记者的屡次打扰。
后来,那个人是为什么跟自己道歉了呢?
姜笙言那时候没有多余的心思去想这些问题,现在倒是有些好奇了。
-
这个世界总有很奇怪的事发生。
没人发声的时候,大家都麻木而无动于衷地生活着。
一旦有人在平静的湖水中丢一颗石头,便会旋起无数漩涡。
有些初中、高中对姜笙言冷眼相待过的人,就像突然良心发现一样,给姜笙言发来或道歉、或安慰的信息。
在姜笙言看不到的朋友圈里,有人反思自己过去没有多给姜笙言一些关心,后悔自己年少无知的时候,无形中这样伤害过一个脆弱的女孩子。
讽刺的是,大家突然的醒悟,不是因为姜笙言有多优秀,而是因为一篇热门的公众号文章。
就好像只是花几分钟看了一篇“发人深省”的文章,认同了里面的观点,就突然变成一个高尚的人。
何其可笑又可悲。
-
“宝贝,要是最近有初中同学加你,你别理会,都是一群神经病!”
闺蜜林影的声音从白色的耳机里传来,义愤填膺。
林影一想到那些人一个个假惺惺在朋友圈里跟姜笙言“忏悔”,就生理性反胃。
还有人有脸发:“即便是那样伤痕累累的你,也没有放弃张开翅膀,成为了那么优秀的人,我怎能不欣慰,为你[大拇指点赞表情]!”
林影无意中刷到这条朋友圈,只想给他回一个“狗屎”的表情。
并回一句:“姜笙言怎么样,跟你们有半毛钱关系!人家堂堂景藤集团旗下的总裁,需要你给点赞?心里有没有ac数!”
但是作为一个低调的“淑女”,她忍住了。
姜笙言这些天已经陆陆续续收到过一些加油打气的信息,她相信有些人是真心的,但也有许多人确乎只是为了自我满足。
在商场跟各样人物打交道多年,她仅靠文字的排列方式便能猜出对方是真情还是假意。
“你放心,我不会加别的‘野同学’,不要吃醋。”姜笙言玩笑道。
林影声音倏然变得轻柔:“小言言,你需不需要姐姐温暖柔软大D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