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最近怕是在门下省坐多了,不曾锻炼的缘故。”我一时被她似是而非的关心打乱了,有点慌乱。
“嗯。”她扫了我一眼,不再看我,“父亲在书房,你去陪陪他。”
“儿子明白。”我等她从我身边过去,打马跑的不见了,我才转身往府里走去。
外祖父拿着本棋谱在看,好现象,至少不再研究那些杂七杂八的朝务了,对身体多少都是有好处的。
我仔细打量了一下老头儿,虽然我儿时印象里的脱俗气质被岁月磨去了不少,但还是文质彬彬的,估计身体也好多了。
“外孙见过祖父。”我撩起衣服准备下拜。
“不必行礼了,来这儿坐着。”外祖父指了指他身边的椅子,“算算你也有十来天没来了,朝务可忙?”
“啊,朝中没什么事。”我皱皱眉,“主要是太子和吴王……”
外祖父叹了口气,“如今吴王羽翼已丰,恐怕太子……唉。”
“外孙如今,已是跟吴王……”我有点讷讷,不知道怎么讲我和吴王的互相利用关系。
外祖父看着我,半晌又叹了口气,“吴王心思深沉,日后要你的命,也就是一念之间。”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外孙自有自保之术。”
外祖父点点头,没有问下去,“也好,太子空有野心,目光未免浅显,为人又畏首畏尾,日后失势,我真怕保你不得。”
“外孙自然知道怎么做。”我这回真是彻彻底底的铁了心。
既然,外祖父当时为我改了宗牒,不就是为了让我保住庄氏一脉,我又岂能忘记。
再说,我脑里一下子浮现母亲的脸庞。
叹气,果然母子天性,不能避免吗?
“我适才看到了母亲。”鬼使神差的,我就开了口。
外祖父也一愣,显然没想到我提起这个几乎从来不会成为我们之间话题的人,半晌,他才讷讷的开口,“你母亲出去了?”
“嗯。”一下子冷场了,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好似是要去狩猎。”
外祖父点点头,不说话,一下子更冷了。
不知道怎么的,我就突然想起了贤妃,吴王、蜀王的生母,溧阳的养母,看上去也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不要说对溧阳,就是对我,也是极好的。
说不羡慕,不可能。
“咳,你最近可有去定国公那儿?”外祖父干咳了一声,转移走了话题。
“没有,但是前些日子差人送了些上好的人参去。”那些人参是宫里赏的,分了一些给定国公。
“你薪俸不厚,公主的封地也不是肥沃的地方,这些奢华的玩意儿,还是少点为好。”外祖父有点忧心。
“外孙知道,就算……”我停了停,“外孙也断不至于让公主委屈。”
这下轮到外祖父紧张抬头,“你和公主……”
“外孙不孝。”话虽这么说,我没有觉得自己哪里不孝了。
外祖父又叹了口气,“当初,当初若是不把你……唉!”
我知道外祖父又在懊悔他把我扮作男儿的事情,赶紧上前劝导,“外孙得了许多大家闺秀得不到的东西,并无一分后悔。”
“唉。”外祖父摇摇头,“既然为男儿,便应该知道自己的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