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劝她接受事实的真相,劝她节哀顺变,劝她遵从王上的旨意,成为丧夫的皇太后,抚养小皇子与小公主,立小皇子为王,辅佐他登基,由他代替父王向天下称帝。
此刻她突然明白温世昭为何迟迟不愿称帝,因为她要让年幼的泓儿称帝以此震慑天下,维持十年勤勉执政而开创的盛世。过继静儿入王宫,花言巧语说什么与她贴心,不过是挽留的一种手段,利用两个年幼的孩子牵绊她,将困她在这尘世中。
他们跪在她们身边,边哭边劝着她节哀顺变,他们极其可恶,竟带着两个孩子过来求她。泓儿与静儿是她亲手抚养的,她待犹如亲生,是她的软肋。温世昭狠心抛下她之后,还捏着她的软肋不许她跟着她,她的心腹大臣也要以此咄咄逼人。
萧韶君目光虚空,她缓缓闭上眼睛,只想与身前这人揉为一体永生永世不分离,她固执地握着她的手,嘴唇微张无声喃喃自语:“阿昭,我以为你已经原谅我了,我以为你真的会陪我白头,原来你在骗我。你恨我已经恨到生死不相见么?这便是你苦心积虑对我伤害你的最大报复么?”
你终于报复成功了。让她沉浸在日夜编织的温柔陷阱中无法自拔,再猝不及防狠心地收回击碎那些抹不去的欢乐幸福,何其残忍。
无论他们怎么哭着劝,怎么跪求她起来。萧韶君伏在温世昭腿上无动于衷,她不能起来,她要是起来,就再也见不到这人了。
这么一跪就是两个时辰,眼看着天黑了,叶太医趁萧韶君不注意,一掌击在她的后颈……
天昭十年,六月十五,温王突然驾崩,享年二十九岁。王宫向天下发出昭告,引起天下哗然,天下百姓纷纷披麻戴孝,为一代枭雄明君年纪轻轻的逝世陨落感到惋惜。
整座王宫挂满了白布,这几日天气沉沉也压抑着众人,宫里来去匆匆之人皆是穿白衣带白帽,无人敢大声喧哗,甚至无人敢开口说话,生怕吵到了先王的安歇。
一声尖叫打破沉寂,昏睡两日的王后娘娘眨眼的功夫不在床榻,阿属从朝阳殿冲出来:“王后娘娘!快来人啊!王后娘娘不见了!”
朝阳殿众人慌乱成一团,纷纷出宫寻找,唯恐王后娘娘想不开出什么意外。宫中有侍女提醒:“奴婢看到王后娘娘往灵堂去了!”
不远处伫立的女子听到了,转身快步向灵堂走去。她一身素白衣衫在众人里不怎么起眼,也就没人注意到她的特别。她来到灵堂,看到一群大男人坐地上抹眼泪,滞了滞脚步,抬头看了看相隔十年再次挂满白布的灵堂,她走到台阶之下。
“旬殷。”
听到熟悉的声音,旬殷坐在台阶急忙抬头看她,眼泪吧嗒的掉,“顾姑娘……王上她……”
“我知道。”顾双凰拍了拍旬殷的肩膀,“王后娘娘呢?”
旬殷抹了抹眼睛,“王后娘娘在里面不肯出来……谁劝也没用,顾姑娘去看看吧……”
“旬殷,你还记得王上交代给你的旨意么?”
“记得,我记得……”
“好,不要忘了。”
落下话,顾双凰踏上台阶,跨入阴冷幽深的灵堂。众人见到她的到来纷纷上前让她劝王后娘娘,顾双凰没说话,让叶太医把众人请出去,只留下了叶太医一个人。
顾双凰来到棺体旁边,看到萧韶君伏在温世昭身上,隐忍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涌了出来。萧韶君脸颊贴在温世昭的胸膛上,一只手与温世昭的十指相扣,萧韶君嘴唇轻动着,好像无声念着什么。身下这人闭着眼睛一动不动,无法再回应她。
到底应了那句生死冤家,顾双凰看着躺在棺体的她们,从衣袖掏出一枚寒冷之物放入温世昭口舌中,当指尖触摸到的皮肤是柔软的还有着一丝余温,不由得颤了颤眉心。
顾双凰探着温世昭脖颈的脉搏却又毫无波动,已然是没了迹象。她苦笑一声,抚上萧韶君的脸,怎么唤萧韶君也不睁开眼睛,嘴唇不停动着念叨着什么,她不得已弯下腰靠近她的唇边,这下勉强听清了,萧韶君来来回回重复说着一句话:“把我也葬了,把我也葬了……”
叶太医见顾双凰迟迟未有动手的意思,红着一双眼睛,咬着牙走过来压低声音:“顾姑娘,王后娘娘这样没了活着的念想,事不宜迟,我们只能按王上的旨意去做了。”
顾双凰站着等了许久,企图多留给她们最后的相处时间。叶太医又催促了几次,旬殷也进来催促了,顾双凰这才含泪点了点头。
天昭十年,六月十八日,摆放灵堂的先王遗体不翼而飞。
无人看到先王从灵堂走出来,也无人发现任何线索,先王遗体悄无声息凭空消失。消息流露出来之后,再次引起天下哗然,有传言先王是天上的紫薇星下凡,在凡间统一天下造福百姓,功德圆满飞升天界了,所以才未曾留下半点痕迹。
真相到底如何,史册留白,民间数年议论纷纷。而再次醒来面对如此结果的萧韶君也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成了温国的皇太后……
第104章 晋江独家首发81
许多年前, 萧国司天监的何监正弥留之际窥得天机留下寥寥数语, 水无声, 日月当空, 皿天全方,合起来正是一个“温”字。
指的就是君临天下之人。
何监正所言实实虚虚, 至今分辨不出到底准确与否。因统一天下之人确实姓温,她叫温世昭。温世昭统一三国却未向天下称帝, 而是她的长皇子温怀泓代父登上皇位。
何监正只预言出一个不明不白的温字,此天下之主到底是何人不得而知。也许是结束分裂数百年统一天下的温世昭, 也可能是当今登上皇位的温怀泓,更有可能是当年的“温怀王府”里与温世昭相会的萧韶君。天下之主究竟是姓温之人, 还是身在“温怀王府”之人已经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