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总管上前轻轻的放下手里的方形黄锦盒开,打开一本空折子放平,立在一旁磨墨。
宗政玉祯执起毛笔,蘸了蘸砚台里的墨汁,写道:以智取胜,敌憩,攻,化被动为主动。尽以小取大,扶桑如若欲求和,莫应,灭。尔等已让朕失望一回,切莫再犯第二回。
放下笔,打开锦盒,里面躺着一枚玉玺。宗政玉祯拿出玉玺盖上,再放回玉玺,起身,道:“命传令处,立即交于浙郡府”
“遵旨”邓总管应道,上前收好折子,捧着折子退下。
“回御书房”
“是”众人应道。
刚坐上龙椅,就有太监禀报,中书令李国仲、礼部尚书庄勇求见,宗政玉祯给了准,李国仲、庄勇二人并肩进殿叩见。
“李卿家庄卿家有何事”宗政玉祯端坐问道。
“皇上”庄勇拱手道,“国学府即将开府(学),但温监院近日不慎感染风在府静养,至上得二十来天,臣想请示圣上,是否派人暂替”
宗政玉祯思量了一番,淡淡道:“就由靖王世子暂替”
“是”庄勇应道,退向左侧。
“李卿家”宗政玉祯揉揉太阳穴。
“臣在”李国仲拱手上前一步。
“朕希望今年的恩科有所成绩”宗政玉祯冷冷道。
“皇上,臣遵旨”李国仲暗中留意女皇的表情,心中也是一凉。
记得两年前,先皇六十大寿,那时还是长公主的皇上,举荐特设科考,以示皇恩浩荡。要知道,每批进国学府读书的学子须读满四年才能参加科考,考完的学子就可以完学,中士的当然做官,没中的只能完学离开,等四年后再参加科考。国学府则是继续招收新的学子,以培养下一代的国之栋梁。可是,在整个大正朝两万多的文武士才里,中士的居然只有三十四名,那时的朝廷,可谓是颜面尽失…
“退下吧”宗政玉祯此刻面无表情。
“是”李庄二人低头道。
因上次香辰离京自己没有去相送,宗政珋云一直愧疚,于是请大伙去第一楼吃饭。这顿饭吃了有一个时辰多,其中吃的最尽兴最多的就属香辰,看来她还真不客气,有人请客就尽情的吃。
饭后,天也黑了,宗政珋云不便再去香府,也就告别了大家回王府。
回府的路上,香辰问古亦贤,“老大,马上快要进国学府教书了,你准备的怎么样”
“国学府教书?”古亦贤一愣。
“是啊,今天十二了,十五就得去国学府报道”香辰纳闷的看着老大。
呃…古亦贤呆住了,她压根就忘了这茬事。
“…”香辰无语,她大概已猜出了老大的状况。
一旁了香泽乐了,他知道自己的姐姐跟古大哥将要去国学府教书,见古大哥对这事后知后觉,有些好笑。
宗政玉祯坐躺在床上静静的看着手里的书,这是她的习惯,睡前看些书缓解自己的白天绷紧的神经。硕大的夜明珠静静的躺在床头半空,照亮了帐帘里的每个角落,柔和的亮光洒在宗政玉祯身上,给人一种温馨的恬静。
古亦贤再次鬼鬼祟祟的摸进女皇的寝宫,不发出任何声响,轻车熟路的来到龙床前,脱下外套,丢到屏风上,掀开帐帘,钻进女皇的被窝里,抱着女皇暖和的身子蹭了蹭。古亦贤自从吃了女皇之后,怕女皇到时候不再去找她,她就厚着脸皮主动天天晚上跑去“夜会”女皇,然后又理所当然的给女皇当“陪睡品”。
起初,宗政玉祯有些反对,可每次都被古亦贤封了小嘴,再然后双双倒向床上,擦出了不能控制的干柴烈火局面。几天下来,宗政玉祯也就不再言语了,就当是默许了,还主动遣退了守寝的宫女。这可乐歪了某人,女皇遣退了守寝宫女,自己以后溜进寝宫方便多了,不用老是去点晕那些人。
女皇的寝宫很大,而且设计特别,用古亦贤的说法就是有隔音效果。外面的宫女太监几乎听不见里面的声音,所以每天早晨侍候女皇的侍候,宫女们都会在寝宫大厅守候女皇醒来。
习惯的在某人身上找了个合适的位置靠着,宗政玉祯继续看书。古亦贤满足的抱着祯儿香软的身子,嗅着她身上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体香,享受着两个人独有的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