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培训

张文海的学业水平比起以往有了更大的进步,如今不需要别人的帮扶也能稳坐甲班前几了。文海他爹对他能洗心革面感到十分欣慰,认为都是楚辞带动的他,就差把楚辞供起来了。如今他闲暇之余,就爱去长溪村状元牌坊下坐一坐,听别人讲一讲楚辞的生平。

方晋阳一如既往地出色,听说府学那边已经给他去了好几封信,说要让他去府学就读,都被晋阳拒绝了。袁山县学自从出了一位状元郎,早已变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光是今年二月入学,就比以往增加了二三百人不止,喜得孔山长红光满面,顿顿都吃两大碗饭。

当年楚辞走在青石巷的那条青石路上,看见竖立在路上的那块石碑光荣榜时,十分确信自己能在两年之内被刻上去。不过现实与他的愿望还是有些许不同的,因为他的名字没有被刻在那块石碑上,而是在另一块更高更大的石碑上,题头赫然就是状元碑三个大字。但凡外来学子路过,都要对着石碑拱一拱手以示尊敬。

石碑上面不仅刻了楚辞生平,甚至还有楚辞当年所做的诗词文章。若是让楚辞知道了,他一定会捂着额头说一句“都是黑历史”之类的话。

楚辞看完了这厚厚的一叠信,心中五味杂陈。

当初他被钦点为状元郎之时,本以为会有衣锦还乡这一步骤,先让他回乡祭祀,而后再封官。可是他家离得太远了,若要还乡,一来一回就是三四个月的时间,三四个月,足以让京城所有人忘却这个曾经风光无限的状元郎了。

所以,除了那些要去别地赴任,会途经家乡的官员,其他人一般不会选择回乡。

再算一算,自他十月离乡起,如今已是八个多月未见到他们了,也不知道他们在家乡到底是好是坏,毕竟人们都习惯报喜不报忧。不过,依着他状元郎的名头,不说别处,至少袁山县这个地界,还是没人敢动他楚家的。

楚辞铺纸磨墨,开始给他们回信。他的家书一月一寄,但途中时有耽搁,两三封信一起到家也是常有的事。

想起当年他离家之时,说等在京城落地生根之后,把大家接过来一起享福。可是照他如今这个样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达成那个目标。

楚辞将回信写好之后,让张虎赶紧帮他送出去,而后,他又摊开了一张纸,开始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