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大课间

王、杨二人刚想跟着走,却见这年轻人突然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一脸懊恼地说道:“小的差点忘了,这是小人的工作牌,还请二位人过目。”

他摘下脖子上挂着的东西,递到姓杨的人手上。

这工作牌小小一张,上面记录的东西却不少,最末还盖着提学司的印,以防假冒。

王、杨二人面面相觑,他们为官虽已有二十余载,但这警惕之心尚有不足。没点出来倒罢了,但点破之后细细一想,竟不觉出了一身冷汗。假若这接应之人心怀不轨呢?他们这样贸贸然跟上去,岂不危险?

楚辞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竟会唤起这些人们的危机感,他只是考虑到可能会有人警惕心较高,才让他们出示一下工作牌的。

很快,王、杨二人便被接到了一间客栈里。他们二人属于来得比较晚的,南闽一共七府,除了东道楚辞还没有过来之外,其他几人已经坐在厅里饮茶了。

他们先各自见礼,而后一起坐下品茶。这茶叶是徐管家采买来的君山银针,楚辞最喜欢用它来待客,体面又不失礼貌,最重要的是,这东西价格不算昂贵,不会超出他的消费水平。

没过一会,楚辞过来了。他观察到有几位提学的脸上有些不虞之色,便立刻向家请了罪。

这些人来此的目的自然不是为了找茬,见他真心实意地道歉了,也就不计较多等了一会的事。但他们也很想知道,一贯礼数周到的楚提学,今日是为何事怠慢了他们?

楚辞刚开始不欲多说,见家寻根问底,只好说道:“方才接了一封密旨。”既为密旨,内容自然不足为外人道,家便也熄了刨根问底的心思。

只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激起了无数波澜。密旨?圣上下发的旨意?为何圣上会传旨于区区一府提学?难道真如流言所说,这楚辞在京城时,当真是一位简在帝心的人物?

楚辞看着他们浮想联翩的表情,心中十分无奈,只好出声提醒:“众位人,时间也不早了,不如先随在下去县学走走?”

“走,呵呵,走!”那几位人尴尬地笑着起身,跟在楚辞后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