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甚至刘二婶还咧着嘴半眯着眼在熬汤的间隙,大声跟苗凤兰道:“再往上走一步,东家可就能当官啦!咱们巷子里往前数上百年也没出过一个正儿八经的官老爷,往后说出去大家伙儿面上都有光!”

刘二婶在苗家做工这些时日也不是一无所知,别看都是读书人,这读书人和读书人是不一样的,秀才想去衙门寻个正经差事,只能给上面的官老爷当个师爷幕僚,出出主意,动动嘴皮子,能衣食无忧。

普通人看来风光无限,干的好了还能成为官老爷身边的红人,被人巴结逢迎,但到底不如正经当个官老爷。

而往上的举人老爷则不同,有了举人功名,便可想办法活动,捞个官儿当。

刘二婶觉得自己膨胀的厉害,以往这些距离自己十万八千里,想都不敢想的人物,听东家给禾高小子念叨的多了,听上一耳朵,心里也能品评一二了。

真是罪过。

苗凤兰不好说的太多,显得轻浮不稳重,但面上压不下去的笑说明了她此刻的心情:若自家真出个当官的,这条巷子里的人受益何止一星半点儿,往后走出去,别的地方不敢保证,单就在百安县,谁不敬着三分?

毕竟都是一条巷子里长大的,家家户户认真算起来都能扯上七拐八扭的亲戚关系,不看僧面看佛面说的便是这个理儿。

设想很美好,但一切都是有前提的,苗凤兰利索的提刀将案板上三斤重的鱼刮鳞去内脏,嘴上不闲着:“还要看妹夫如何做想。”

那头刺啦一声,给凉拌青笋淋上热油,笋香夹杂着葱花香味儿瞬间扑鼻而来,刘二婶声音又提高了几分:“这有啥好想的?整条巷子谁人不知咱东家读书不过一年便有了如今成就?

这说明啥?说明咱东家就是人家说的那什么遗珠,什么蒙尘的,有这天赋不继续往上考,将来捞个一官半职,奴仆环绕,走出去衙役开道威风凛凛。难道要窝在这小小的巷子里每天指点禾高小子腌酸菜不成?

别说聪明人了,便是我这个老婆子也知道如何选择!”

“怎么选?不选了!目前这样便是小弟想要的生活,有儿有女,吃穿不愁,走出去被人高看一眼,知足了。”前头送走了来恭贺之人,面对关心他的周先生,时砚实话实说。

旁人都为时砚能达到如今成就感到惊讶,惊喜,甚至不知所措,唯有周先生,不仅没有惊喜,还有些小小的可惜。

“为兄特意去衙门口张贴处瞧了此次上榜之人的誊抄卷,按理说依着许兄的才华,不该屈居第五,可是考试途中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许兄发挥失常?”

这也是周先生姗姗来迟的原因,他十分看好时砚,因此榜单还没出来的时候就早早等在衙门口,旁人都在等着上榜名单出来,而他则是想第一时间瞧见时砚的誊抄卷。

因此才有了刚才这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