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改造渣王爷计划 叮咚 2121 字 2022-08-29

站立着的书生正在作诗:“碧江映山色,秋风催雁归。”

另一位立刻接上:“归鸟振高翅,霜染枝上白。”

他们每念出一句,坐着的人立刻奋笔疾书,将之记录下来。

人群中立刻传出一片诸如“才思敏捷”之类的赞好声。

站在朱文宣身边的书生,正是他的好友,见状便悄声道:“此次以‘秋’为题,文宣兄,这可是你大展伸手的好时机啊!看见没,楚王爷也来了,要是能入了他的眼,以后的路必定会平坦顺遂!”

朱文宣谢过友人提点,没有立刻看向如众星拱月般的那一处焦点,而是转头看向一边的樊奕。

樊奕一踏进望江亭,就看到坐在主位上的季兰殊。今日的季兰殊头戴白玉冠,一身白龙鱼服,矜贵优雅中又透着风流不羁。他正侧着头,由旁边跪着的少年将手中剥好的葡萄送进他的嘴中。

樊奕只看了一眼就垂下眼帘,他面无表情地想: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听到朱文宣轻声说:“我们先看看,暂且不急。”他点点头,心中正有此意。

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亭中大部分人都以‘秋’为题作了诗,其中不乏一些文采斐然之作,即使不上场,光在一边听着,都有种受益匪浅之感。

然而让众人失望的是,楚王爷并未对在场之人投以过多关注,偶尔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佳句,不过也就赞了句“好诗。”罢了。

似是有些听烦了,等人作完了诗,他立刻手一摆,道:“各位想必还未到园中游玩一番,本王就不打扰你们的雅兴,随意去逛逛吧。”

说着扫了众人一圈,视线在路过低着头的樊奕时,他微不可察地停留片刻,又若无其事地移开目光。

众才子们齐声道:“谢王爷体恤,尔等告退。”然后纷纷走出望江亭。

朱文宣和樊奕也随着人群慢慢往外走,不知是不是错觉,他忽然背上一寒,总觉得背后有道视线冷冷的盯着自己。

朱文宣不由得又加快脚步,带着樊奕往亭边的小道走去。

两人顺着小路,去了红树林。

因是深秋,枫树上的叶子红如烈火,微风一过,便簌簌作响,放眼望去,整座山都呈现着一片热烈的红。

两人看着这难得一见的景致,不由感叹造物主的神奇之处。

朱文宣边走边问樊奕:“世叔去后,你可曾静心温书?你虽在童试上取得好成绩,但乡试毕竟不同与童试。考的不会再是简单的四书五经,你可有把握?”

樊奕听出他的话中之意,问道:“不知兄长可有好提议?”

朱文宣沉吟半晌,道:“我父亲在学问上,虽稍逊世叔一筹,但教导你却足以。你愿不愿意与我一起,跟着我父亲念书?”

樊奕笑道:“若是能得到朱世叔指点,乃奕之幸。只是奕家中贫寒,为了生计,奕答应了镇上一户人家,带他家孙儿读书启蒙。若是朱世叔对此事介意,奕恐怕无缘……”

朱文宣摆手道:“这是小事,只要不耽误你自己的学业,父亲并不是不知变通之人。”

樊奕闻言,真心实意地给他行了一礼,道:“多谢兄长!还请兄长为我在世叔前美言几句。”

朱文宣爽朗笑道:“我可是很看好你啊!你是我们镇的秀才里,年纪最小的一位,还是第一!将来必定也能考中!”

樊奕被夸得脸红,刚要自谦,不想旁侧里响起一道戏虐的声音:

“哦?童试第一?让我瞧瞧,你有什么过人之处。”

两人朝来人看去,只见一位手执纸扇,身穿直缀的青年站在他们不远处。青年脸上的轻视与傲慢丝毫不掩,他说:“不过是未及冠的黄口小儿,也敢狂言能中举?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第17章 文会(二)

朱文宣定睛一看,认出了来人,脸色即刻就沉了下来。

那人是县令之子,早几年中了举人,惯常踩低捧高。被他打压欺、辱过的人不胜其数,却碍于他的身份敢怒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