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皇上的话,诸位大臣就站起了身。
而且,都在等着皇上说太子的事,但是皇上好像并没有表现的很难过的样子。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知道太子是怎样才会被废的,但是见到皇上现在这个样子,大臣的心里就不得不“佩服”皇上了。
觉得没有那个人被自己的儿子这样“伤害”,还可以无动于衷的。
第一百四十九章皇上使诈
“诸位爱卿,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皇上看着下面那些正战战兢兢的人,漫不经心的说道。
那些大臣怎么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凑上去“碍”皇上的眼呢,也不怕自己被太子的事给牵连了。
所以,现在那些大臣心里早就已经巴不得赶紧结束,好赶快逃离这个令人压抑的氛围呢?
皇上见他们这个样子,心里忍不住的冷笑起来,看着他们的脸上仿佛在说,“看,这就是自己的好爱卿们,一点都不知道为朕分忧,一个个的遇到事就只知道推脱,要么就知道像现在这样不出声。
还说什么要为朕分忧的话,都是鬼话。要不是现在把他们都革除了是不现实的话,朕早就已经把他们全都赶回老家种田去了。”
要不是那些大臣被皇上强大的“气场”给吓的不敢抬头了,早就可以发现皇上看着他们的时候的那种嫌弃的神情了。
不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只会担心皇上心里的“那把火”什么时候会烧到自己的身上而已。
“诸位爱卿,真的没有什么事要启奏的吗?”皇上又问了一遍。
现在,谁敢说话呀。是个人都已经听出了皇上语气中略带有一丝怒气了。
所以,现在能做的就是默不作声,毕竟枪打出头鸟呀。
“那好,既然各位爱卿你们没有什么事要启奏的,但是朕有事要问一问你们了?”皇上看着他的那些打算死撑到底的“爱卿们”,冷笑着说道。
“今天,各位爱卿你们已经发现你们有好几位同僚已经没来上朝了吧?”皇上说了一句让众位都摸不着头脑的话。
他们还在想皇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没来上朝无外乎就只有那么几种理由,一就是身体抱恙不能来上朝,不过介于昨天发生了太子那样特殊的事,所以相信没有哪位大臣会以这样的理由来躲避上朝的。
二么就是因为有要务在身所以没有时间从外地赶来上朝的,这些人他们心里也是很清楚的,但是今天没来的那些人不是这个原因。
那么就是最后一种理由了,但是这种理由是所有大臣所不能接受的,毕竟坐上这个位置的人总是使出了全力才到达现在这个位置的,要不是没有不能挽回的地步,相信没有什么人会放弃这个好不容易才得到的“东西”的。
不过,接下来皇上的话,就印证了那些大臣心中所想的事。
“诸位爱卿,你们说可不可笑,朕不就这段时间没来上朝吗?没想到爱卿们一知道朕回来的消息,是这么“迎接”朕回来的。
就在昨天下午,朕可是前前后后收到了四五封以身体抱恙想回家养老的爱卿们写的辞官信了,本来朕是不想损失爱卿们这样“难得”的人才的,但是实在是写的太“情深意切了”,所以朕不得不同意了爱卿们的意愿。爱卿们,你们说朕这样做,对吗?”皇上边说,边观察着下面那些人的神情。
秦皓天听了也没有露出什么神情,还是他在常人面前那种“据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漠的神情。
而其他人,听了皇上的话,心里也早就已经有了各种盘算了,那今天没来上朝的那些人都是太子的人,想必是不想被太子的事所牵连,所以打算以这种方式来保全自己吧。
“杨爱卿,你作为三朝元老,你觉得朕这么做,对吗?”皇上突然问道。
而皇上口中的那位杨爱卿,就是让太子把皇上给“咔嚓”的那位,但是可惜的是太子没有的手,最后还落得个那样的下场。
但是,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之前做事总会有点畏手畏脚的太子,怎么会那么大胆的敢对皇上做出这样的事呢,这件事让人有点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导致太子会做出这样的事的“罪魁祸首”——杨大人,心里跟个明镜似的。
他之所以没有像那些辞官的人一样,也辞官,他是有着自己的盘算的。
一是,没有任何人知道其实他和太子是一条船上的人,至今为止别人还以为他就是一个站在中立的位置的这样一个人。
二是因为他知道太子不会供出他来,这件事怎么办到的呢,毕竟太子被抓了怎么样也会把他给供出来的吧,但是他早就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就算太子被抓,他也已经跟太子保证过,他会想尽办法救他出去,等救他出去以后,为让他东山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