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她出了气,下人们相谢,她觉得救人只是初衷之一,因此不愿领受,正苦恼着,见前方有人打着灯笼疾步而来,到了近处一瞧,竟是元修领着麾下亲兵到了,巫瑾也在其中。
“真的救命恩人到了。”暮青看了巫瑾一眼,见他立在煌煌灯火里,白衣胜雪,不染纤尘,这人间烦扰似与他无关,面前有不少重伤者,他却未曾多看,甚是淡漠。但暮青知道他定会医治,因此对院子里的下人们说了句便出了花厅,走了两步回身问道,“你们主子的尸身停在何处?”
“还在主子的书房。”那起先叩谢暮青的丫鬟忙站起身来,领着暮青便往后院去了。
步惜晟习武,作息甚是规律,他极少流连花街柳巷,夜里多宿在府里,且有用宵夜的习惯。他用宵夜的时辰多是在亥时,用过宵夜便与嫡妻歇息,今夜他说有些公务,沐浴更衣后便命下人将宵夜端去了书房,可谁知他是要寻死?他死前留了封遗书,又用了些宵夜,随后便服毒死了。他的生母一听此事就昏了过去,嫡妻忍着悲痛报了宫里、王府和盛京府衙,如今灵堂还没布置出来,步惜晟的尸体还在书房,只是被搬去了书房的矮榻上。
留书服毒?
今夜月影禀报此事时,说的是步惜晟自尽,想必便是因为那封遗书了。
暮青边走边听丫鬟回禀,宋氏那等人来了府上,她就没指望现场能保护好,心中渐渐已有推断时回头看了步惜欢一眼,他自从进了府就没说过话。
男子一身亲兵服制,改换了容颜,性情也似改了,不笑不言,只在她望向他时眸底生出些浅笑,那般浅,那般柔,却刹那惊碎了流光,仿佛隔着时光拥她入怀,喃喃细语,耳鬓厮磨,诉尽一腔衷肠。
暮青柳眉轻蹙,心中微痛,他果然看见宋氏便想他母妃了。
“都督,我们将军的书房到了。”这时,丫鬟的声音传来,暮青一抬眼,见前头一道曲廊,尽处是一座阁楼,廊下已挂了白灯,有哭声自阁楼里呜呜传出。
哭的人是步惜晟的嫡妻高氏、一个妾室以及三个儿女,暮青进书房时,见到的便是这一堆妻儿扑在步惜晟的尸身上痛哭的场景。
元相摄政,皇权势弱,朝中少有人愿嫁皇家子弟,步惜晟成婚晚,府里只有一妻一妾,儿女三人。嫡妻高氏见暮青来了,悲痛未敛,眸底却有顾忌与怨恨之意。
盛京城里无秘密,步惜晟到都督府上做客之事已人尽皆知,人前日才去过都督府,今儿夜里就留下一封遗书死了,难免不让人多想。
暮青一句也不解释,只道:“将军已故,当需验尸,此为命案现场,还请夫人带人到偏屋等候。”
高氏听闻要验尸,忙挡住步惜晟的尸身道:“将军是喝了燕窝粥后中毒而亡,此事再清楚不过,都督何需验尸?有这时辰,何不查查是何人害了将军!”
她虽在内宅,可也听说了,此人不道,验尸时曾行剖腹取心之事,她断不会允许夫君的尸身被人如此对待!
“喝了燕窝粥死的?”暮青懒得再与内宅女子争执,抓住高氏的一句话便看向了书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