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确实对打破日本长期控制东北铁路干线和垄断铁路运输的局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此日本深为不满,认为东北修筑的铁路是南满铁路平行线。

日本多次对张义山提出警告和抗议,反对中国筑路建港。张义山不理不睬,和日本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

张铮一向憎恶日本,三省铁路修建他也起了很大作用,此时,在黑山,由京奉铁路局修筑的一条大虎山至八道壕的长二十九公里的支线正运输煤炭。

杨兴思也只是随口一说,陶文乐简略谈了几句,就此揭过。

陶文乐带着众人走进一个车间,向杨兴思等人介绍兵工厂现状,他还半开玩笑的说了句:“这些都是咱们厂的机密,要不是杨处长千里迢迢北上,我可不会把这些摆到旁人眼前啊!”

东三省兵工厂这两年发展的越来越好,能造的枪炮种类越来越多,今年还打算增建炼钢厂,安装三座三吨电炉,自炼炮管钢、高速钢、工具钢等,供本厂使用。

工厂拥有国内仅有的兵工专用精密检测仪器设备,年产各式步枪六万多支,轻重机枪一千多挺,野炮、山炮、重炮共一百五十门,枪弹一到一点八亿发,各式炮弹二十多万发,以及大量的炸药等。

在旧中国各兵工厂中,东三省兵工厂以炮厂成就最为突出。它所生产的火炮口径之大、品种之多、质量之优,为同时期各兵工厂所不及。该厂仿照日本“三八”式,制成“奉14式”160毫米重榴弹炮,射程达5900米。

张义山张铮父子二人私下还达成共识,决定两年内建立兵工学校,建成炮兵射击试验场等。

兵工厂内也有几位日本技师,今天陪同参观是一个温文儒雅的中年人,戴着一副眼镜,他没有结婚,没有孩子,反对战争,把自己的事业和兵工厂联结在了一起。

这位日本技师很得陶文乐信任,他详细的介绍了这个车间内的各种机器,杨兴思手下的技术人员不断提出各种问题,技师们也一一回答了。

当然,陶文乐嘱咐过,没有任何技师的任何一句话会设计兵工厂真正的机密。

在兵工厂内转了一天,杨兴思叹道:“自愧弗如,自愧弗如啊!”

和他一起来的几位技术人员也惭愧的低下头,其中一个年长的说:“想要达到这般规模,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陶文乐哈哈一笑,说:“杨处长,可别这么说,咱们这儿穷乡僻壤的,和你们那儿可没法比。”

张铮上车前,回头看了一眼。

这个兵工厂是他的骄傲,是整个奉天的骄傲。乱世之中,唯有将兵器握在手里才能有立足之地。

青禾曾和他聊过林致远“藏富于民”的主张,张铮认为有些读书人实在太过天真。在弱肉强食的年代,手里有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没有枪一切都是空谈,没有武力什么都守不住。

有朝一日若日本退出东北、退出中国,他们的政策或许可以做些改动,但只要国内仍然军阀林立,只要外国军队还没有撤出中国,军队、兵工厂的重要性便胜于一切。

杨兴思对大名鼎鼎的“少帅”也很感兴趣,张义山只有这一个儿子,据说宠他宠的不得了,连他成了个纨绔都视若无睹,只把他当成心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