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青禾心烦心乱的闭上眼。

他睡不着。

精力旺盛的晟儿都钻进被窝呼呼大睡了,青禾闭着眼睛却连一丝睡意都没有。

随着睿睿晟儿长大,有些问题避无可避。张义山真的会无动于衷任由他留在张铮身边吗?不止张义山,连在身边服侍多年的芷儿,苏茜都能因为她说了一句不合时宜的话把她赶出帅府,轮到他呢?

青禾知道对帅府来说,他终究不过是一个外人。

一只手将他滑下来的头发拨到耳后,青禾睁眼,看见张铮的袖扣闪着光。

“把他们送回去。”张铮头也不回,吩咐站在门口的英儿,两个老妈子正慌忙系衣裳盘扣,显然刚从床上爬起来。

英儿应了声是,两个老妈子抱起小少爷们小心翼翼离开,英儿跟在她们身后,把门关上。

张铮蹙着眉头解军装扣子。

青禾跪坐起来,棉被滑下,他垂着眼认认真真的对付那几粒小小的扣子,张铮没问为什么张睿他们会在这儿,青禾也没开口解释。

张铮搂着青禾躺下,把他按在自己胸口。

一夜好眠。

第76章

张义山离奉前,曾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他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张铮的话就是他的话,张铮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当时没人觉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张义山不过是去趟京城调解个矛盾而已,又不是不回来了,张铮能掀起什么大浪?

但很快,有些人便发现这样的想法大错特错。

奉军中地位最高的那些人,都是当年和张义山一起枪林弹雨中拼杀上来的老人,他们固然勇猛、忠心,但同时也自视甚高,看不起那些“毛都没长齐”的年轻人,他们仗着自己一身的伤疤和手里握着的权力,拉帮结派,打压异己,连张义山都不好太严厉的训斥、处置他们。

两年多来,张义山父子二人一直致力于奉军的改革,他们都认为军队里需要新鲜的血液,需要深造过的、有战略目光的优秀军人。但改革的推进遇到了层层阻力,当涉及到老人儿们的利益时,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麻烦阻碍着他们。

张义山几次气得肝儿颤,但对着这些人,还是要强颜欢笑——他总不能寒了自个儿老兄弟的心吧!

因此两年过去,变革虽说是完成了,却并不彻底。

京城的事儿急吗?急。但也没有急到等不了短短几天,让他在家里好好过上一个年。张义山是故意在这个时候离开的。

他一走,张铮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整治起来。

该降的降,该提的提,不管降的是谁的人,张铮都不在乎。任由这些人毫无顾忌的近亲繁殖下去,奉军将来只有死路一条。

“爸。”张铮靠在沙发上,漫不经心的听张义山在电话那一端哈哈大笑,青禾给他倒了一杯酒,张铮把酒杯拿在手里,漫不经心的晃了晃。

青禾隐约听见张义山说“干得好!”。

“我知道,你放心。”

张铮把酒杯放下,左手把玩他的手指,像是张晟在玩儿他最喜欢的泥塑小兵,不管玩儿了多长时间都不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