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右党的人说什么了?”

“据芳然说,没什么具体内容,大东卡着时间呢,前后不过三分钟。去的人还是原来那个杨卫。”

青禾挑眉,杨卫就是他在海上花见过的那个和芳然拉拉扯扯的人,高高壮壮的,看起来倒老实。

他从来不信芳然那套话,什么早就知道错了没再和那些人说过别的,什么知道刘盟对他好于心不安,他要是真的这么有良心,当初就不会干出来那么狼心狗肺的事儿。

王先犇犹豫片刻,说:“阿来病了。”

青禾怔了怔才想起“阿来”是谁,师兄丹郎死后,他让人把他的骨灰送回了天津,送到了阿来手里。据去的人说,当时他被关在一处公寓里,连饭菜都是丹郎雇好的人从窗户里送进去的。

“什么病?”

“肺痨。”

青禾一顿,师兄,你在下面寂寞了,想让他过去陪你吗?

“……送一百大洋给他。”

王先犇道:“他成天只知道喝酒,已经是个废人了,只送钱,不管他吗?”

青禾摇摇头:“不用管。等他不在了,记得和我说一声。”、

有时候,活着并不比死容易。

第71章

国内形势风起云涌,各地军阀打来打去,为了争一点儿地盘不惜血流成河。

张义山密切的关注着关内形势,他可以在所有的记者面前笑着说自己没有入关的心思,但行为并非语言便能掩饰。两年前,张义山发通电退守奉地,不再参与关内战事,然此一时彼一时,经过两年积淀,他的军队战斗力已然到达顶峰。

看着入驻京城的军阀来来去去,张义山心里的某根弦被拨动了一下。

张铮身姿笔挺的站在他爸身后,在座的都是张义山的老哥们老兄弟,还没有他一个晚辈的位置,哪怕他是张义山的儿子。

张铮知道这些人大多不愿意看着自己接过父亲的位置,如今父亲身体尚好,所有的矛盾藏的都很深,但总有一天,它们会猛然爆发出来……到时候,真正的动乱就要开始。

他不在乎这些人是怎么看自己的,把他当成一个纨绔也好,当成一个毛头小子也好,这些都不重要。老家伙们的势力在东北盘根错节,他们固执的认为天下还是他们的天下,东北还是原来的东北,早晚有一天,张铮会让他们知道,时代已经变了。

会议从上午开到下午,连饭都是在议事厅里吃的。这些绿林出身的将领吵吵嚷嚷乱成一团,为了争谁打先锋闹个不停。

两年来,在张铮和一班留学回来的军官的推动下,奉军的改革进行的很彻底,当然,这些老家伙明言拒绝和他“瞎胡闹”,若非张义山坚持,改革根本不能进行。即便如此,整个过程也称不上顺利。

议事厅内乌烟瘴气,张铮俯身在他爸耳边说了一句话,张义山微微点了点头,他便出去了。

青禾恰好回来,英儿正帮他脱下大衣。

青禾抬起眼睛看着他,“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