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不干,履历上也添了一笔浓墨,还是民生大政。
“我有位好友的孩子,如今任职翰林院,虽说事情也不少,但也能推一推。”
其他几位大人犹豫了一下,也都同意了。
孙元忠问宋宁:“这就是今日攒局,所谓乐一乐的事儿?”
“哪能啊,就顺道说个事儿,说完了再聊别的。”宋宁笑着道,“要不要请小姑娘来唱小曲儿?”
刚才还挺高兴的几位大人又黑了脸。
宋延徐咳嗽了一声,提醒自己宋宁:“不许说乱七八糟的话。”
“哦!”宋宁的认知里,大官儿们一起吃饭,不听个曲儿看看舞,就不会喝酒,不喝酒就不上头、不上头就洒不开,洒不开还怎么做朋友?
但几位大人都克制内敛。
她想多了。
“那下官明儿把名单登录上缴。下官认为,京城一旦成功推行,保定、河南就可以慢慢推展了。”宋宁道。
柴思廷微微颔首,道:“青衫、铜炉二院的院长本官认识,此事就交由邱宁安去办。”
邱宁安就是他刚才提到的在翰林院任职的朋友的儿子。
宋宁暗骂柴思廷精,不让他的人加入的时候,他是一句没提他认识两个院长,现在让他的人加入了,他这就松口了。
刚才还感叹十四个院长不好说服呢。
“那就有劳柴大人了。”宋延徐举杯,柴思廷和他碰了杯,“宋阁老客气了,为了民生,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