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聂诚。”
电话那边传来余子轩粗重的喘气声,他正在进行激烈地思想斗争。
“余主编,你不用担心,我是为了查清魏远背后的真相。我曾经向他求助过,他给过我帮助。”聂诚说。
“你……对他的事了解多少?”余子轩声音沙哑地问。
“他不光是杀了人,还牵扯到复杂的事件中,我想知道你所了解的关于他的所有事情,无论和案件是否有关。”聂诚说。
余子轩沉默了很久,他似是犹豫,又像是考验聂诚的耐心和态度,最终说:“我发一个地址到这个手机上,你下午3点过来,一个人。”然后挂了电话。
两分钟后,胡小菲的手机收到了一个位于海东区的老小区地址,聂诚将地址拍下,再次道谢回调查组了。
中午在看守所食堂吃饭时,他先跟李穆打了招呼,又向其他领导汇报了,组织上一致认为这可能是个大突破。
距离见面时间还有三个小时,到时他会按照要求一个人前往并配枪,他们会提前一小时在楼周围安排一辆车,在他进入楼栋后再安排一辆车,一共两辆车五个警员接应。
“他只是个提供情报的人,不用这么小心吧?”聂诚问。
李穆一摆手,“小心点没错。现在能给你调来后援还不要?”
下午两点五十分,聂诚出现在小区门口。
余子轩提供的地址与他身份证上登记的居住地不符,经调查确定是他去年十一月底,也就是魏远案发前新租的房子。他和魏远同岁,今年38岁,妻子比他小三岁,是文员,他们有两个孩子,大的9岁,小的5岁。他们和学校、幼儿园联系过,余子轩给他们请了病假,两个孩子都没去上学,时间正是从魏远死亡的第二天开始。
这个小区在老楼改造项目划区范围内,和韦悦君家差不多,都是外新里旧,老年人居多。魏远租了小区最中间那一栋楼的顶楼,是个三面有窗、坐朝西南北的银角,从家里就能看清楚入口和大半个小区。
聂诚走到楼下时抬头望了望,厨房的窗户内空无一人,再看看表,差五分钟三点。离约定的时间很近了,他不需要在楼上确认他是否是一个人吗,还是说他在小区里装了摄像头?
楼道里张贴着清理杂物的告示,右下角盖着居委会的章。有人监管督促,还是起一定作用,楼道内要比韦悦君家整洁很多,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生活气息浓郁,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很难避过所有人的眼睛,如果有人有什么打算,也难兴风作浪。从这走路十分钟的距离就有派出所,有人发现报警后,片警会很快赶来。
聂诚走到六楼,确认好门牌号,抬手敲门。他敲了敲门,没人回应,猫眼透过的光亮没有被人挡住,证明没人在门后观察他。聂诚又抬手敲了两下,依旧没有得到回应,屋内也没有走动或说话的声音。这不对劲,一个过分谨慎的人不会在约定的见面时间临近时再去做其它花费时间或者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