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大年初一,几乎所有的京中百姓都在家中过年,陪伴亲人,像朕这样溜达的人实在少见。意料之中的,朕逛了一圈儿谁也没碰到。又让戚风带朕在城门附近的寮台顶上吹了会儿风,耗到天黑的时候俯瞰整个京城万家灯火,太平盛世,看着一家家点上烛火,朕有点开心。

不过朕没高兴太久,回宫以后便听到一个意料之中的坏消息。

王太妃去了。

本就缠连病榻数日,本以为过不了年的王太妃还能撑到今天,也算是坚持的久了。算是意料之中,而且王太妃对朕来说,实在不算是多么亲切的一位长辈,甚至可以算是有仇。

不过终究是死了,什么前尘往事都应该过去。

朕想了想,跟太后娘娘商量,给她以贤妃名义下葬。不管怎么说,都是父皇的妃子,三皇兄再怎么讨厌,也是朕的皇兄。

太后娘娘醉酒醒来就要操办这事儿,有些阴沉的看不出情绪,可能是斗了大半生,现在却把最后一位故人送走,多少有点惆怅吧。

事情商量定下,太后娘娘跟朕讲了点有关父皇的事情。

不过不是贤妃王氏的,而是与淑妃温氏有关。

淑妃温氏是父皇潜邸时候的老人,资历也就比谢皇后差一些。年轻时候温氏是个木头美人,不懂情趣,不懂手段,就连脑子都不怎么灵光。

至于太后娘娘是怎么知道的,太后娘娘笑眯眯的和朕说:“当初哀家和温言湘那女人,是一伙的啊。”

朕:“?”

朕觉得不管是朕做皇子,做太子,还是现在做皇帝,都有好多事情在朕眼皮子底下发生,朕却没有发现。

太后娘娘跟朕说,和淑妃温言湘结成同盟,是在朕还没出生的时候。因为温氏与王氏不对付,所以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太后娘娘和温氏的关系还不错。

后来孟贵妃落难,也是温氏拉了一把,否则都没有朕出生的机会。

当然,那些宫斗情节并不是多么重要,最关键的事情便是,二皇兄的死其实与朕的父皇有关。太后娘娘说这事儿其实也没有确切证据,而且是温氏自戕之前,说给太后娘娘听的。

根据温氏所言,在二皇兄十岁生辰宴的时候那场刺杀,被父皇怀疑是温家人意图谋反。毕竟二皇兄资质普通,算不上聪颖,也算不上愚笨,就连恶毒都比不得三皇兄。这种情况下,二皇兄若是想要继承大统,登基为帝,只有把阻碍的人都做掉。

父皇怀疑温家人想要立个少年天子,外戚专权。

可当时的事情并没有什么证据,于是父皇表面不动声色,暗地里给温家人来了个釜底抽薪。

温氏说她在二皇兄身亡以后,检查遗物的时候,发现二皇兄常用的砚台无故丢失,查询之下发现,竟然是父皇派人将二皇兄用的文房四宝都给丢了。二皇兄平日在南书房读书的时候,有咬笔头的习惯,经常会吃进去一些墨。